[发明专利]用于室内和室外的层状建筑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3373.2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0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迪特尔·多林;曼弗雷德·比勒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扎伊罗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9/00 | 分类号: | B32B29/00;B32B21/02;B32B21/06;B32B27/04;B32B27/42;B32B37/06;B32B37/10;B32B37/00;B32B38/00;B32B38/14;E04C2/26;E04C2/30;E04B1/61;C09J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刘耘 |
地址: | 瑞士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室内 室外 层状 建筑 | ||
1.一种用于室内或室外的层状建筑板,其包括:
具有前侧和后侧的芯板(20),以及
布置在其上的氨基树脂浸渍纸(21),
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的粘合层(30’)布置在所述纸上;
额外的丙烯酸酯层(40)布置在所述粘合层(30’)上;
包括装饰颜料的装饰层布置在所述粘合层(30’)和所述丙烯酸酯层(40)之间;并且
所述粘合层可借助于UV辐射而被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层的厚度大于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层的厚度大于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层的厚度大于4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0’)的厚度为10至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0’)的厚度为10至8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0’)的厚度为15至7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0’)的厚度为20至6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0’)主要由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颜料基于可聚合的装饰颜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20)的厚度为2至8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20)的厚度为3至5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20)的厚度为4至5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20)为层压板;MDF板;HDF板;木基材料板或PVC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0’)主要由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组成,并且其中所述聚氨酯的重量百分比大于5%。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0’)主要由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组成,并且其中所述聚氨酯的重量百分比大于20%。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0’)主要由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组成,并且其中所述聚氨酯的重量百分比大于40%。
18.一种用于制造建筑板的层状板,所述层状板包括:
具有前侧和后侧的芯板(20),以及
布置在其上的氨基树脂浸渍纸(21),其特征在于
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物的粘合层(30)布置在所述纸(21)上;
丙烯酸酯层(40)布置在其上;
装饰层(50)设置在所述粘合层(30)与所述丙烯酸酯层(40)之间;并且
所述粘合层可借助于UV辐射而被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扎伊罗技术股份公司,未经扎伊罗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3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景观设计沙盘
- 下一篇:基于域对抗网络的跨用户EEG信号融合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