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3402.5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久荣;郑司南;曾志辉;刘伟;吴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21 | 分类号: | D01F9/21;D01F1/10;H05K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锰 纳米 复合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附着于碳纤维表面的钴纳米颗粒和氧化锰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碳纤维的直径为200-400nm;
优选的,钴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40nm;
优选的,氧化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40-6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钴纳米颗粒和氧化锰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碳纤维表面。
4.一种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钴源、锰源和碳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纺丝液,将纺丝液纺丝,制备前驱体,将前驱体经过干燥、预氧化和热处理,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为乙酰丙酮钴,所述锰源为乙酰丙酮锰,所述碳源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进一步的,纺丝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1-0.2g/ml;乙酰丙酮钴的浓度为1-3mmol;乙酰丙酮锰的浓度为1-3mmo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静电纺丝的针头的内径为20-24G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时的参数为:正极10-13kV,负极-1kV;收集板的距离为22-26cm;纺丝温度为35-40℃,优选为3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纺布的干燥温度为45-55℃;
进一步的,预氧化的温度为170-190℃,预氧化时间为1.5-2.5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是在氢气氛围中进行热处理,氢气浓度为3-8%,优选为5%,%为体积百分数;
进一步的,热处理的温度为650-750℃,热处理时间为1.5-2.5h。
10.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碳/氧化锰/钴纳米复合纤维吸波材料在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中的应用,尤其在作为2-18GHz电磁波吸收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4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工程用的电力桥架装置
- 下一篇: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