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3679.8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凡;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凡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B01D45/12;C07C2/84;C07C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烷 氧化 偶联制 乙烯 反应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从进料口(31)注入颗粒状催化剂,调节第一出料管(32)以及第二出料管(33)上的控制阀(5),使颗粒状催化剂通过第一出料管(32)以及第二出料管(33)分别进入第一反应罐(1)以及第二反应罐(4);当第一反应罐(1)以及第二反应罐(4)内分别到达规定量的催化剂后,停止注入催化剂;
S2:将预热后的具有规定比例的甲烷与氧气分别从第一进气口(11)与第二进气口(12)注入,两种气体在第一反应罐(1)反应后,流至第一反应罐(1)的顶部经第一连接管(15)流进旋风分离器(2);
S3:流经旋风分离器(2)的气固混合物,固体进入冷却器(3),随后经第一出料管(32)流至第一反应罐(1)完成循环,气体经第二连接管(21)流至第二反应罐(4)进行二次反应,随后经排气管(41)排出。
2.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中的工艺,所述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罐(1)、旋风分离器(2)、冷却器(3)和第二反应罐(4);所述第一反应罐(1)的靠近底部的部位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第二进气口(12)以及气体分布器(13);所述气体分布器(1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换热管(14),所述第一反应罐(1)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管(15)与旋风分离器(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器(3)的顶部,所述冷却器(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31),所述冷却器(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料管(32)与第二出料管(33),所述第一反应罐(1)的侧壁并位于冷却器(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反应罐(4),所述第二反应罐(4)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排气管(41),所述第二反应罐(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出料管(42);所述第一出料管(32)、第二出料管(33)以及第三出料管(42)均固定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第一出料管(32)以及第三出料管(42)均与第一反应罐(1)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出料管(33)将冷却器(3)以及第二反应罐(4)相通,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1),所述第二连接管(21)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应罐(4)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11)固定安装于第一反应罐(1)的底部,所述第二进气口(12)固定安装于第一反应罐(1)的侧壁并靠近底部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13)的下方设置有扇叶(16),扇叶(16)的叶片端部弯曲,所述扇叶(16)通过转轴与第一反应罐(1)内壁转动连接;扇叶(16)的转动中心位于第二进气口(12)的上方部位且位于第一进气口(11)的左方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13)嵌入第一反应罐(1)内部的凹槽内,且所述气体分布器(13)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滚珠(132);所述气体分布器(13)的顶部与底部靠近端部的部位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131),所述弹簧(131)的另一端与凹槽的侧壁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扇叶(16)的叶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32)的管口下方固定设置有挡风板(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凡,未经杨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6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