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碳中和回用外排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4042.0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侯侠;孙耀华;王海;王同麟;卢勇;魏贤;张龙;周超;赵彦龙;徐成;唐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0;B01D53/62;B01D53/78;C01F11/46;C01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广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和 外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氯离子的去除及碳中和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碳中和回用外排水的方法。本发明中以偏铝酸钙代替偏铝酸钠,降低了处理的成本,并为后期的碳中和提供支撑。由于超高钙铝沉淀法反应机理即是Ca(OH)2、Al(OH)3与Cl‑反应形成弗氏盐沉淀,只要加入的铝酸盐水解形成Al(OH)3即可。另外,本发明采用CO2作为碳中和剂,替代传统的酸式碳酸盐,即可对溶液的pH值进行调控,又可与添加的钙盐形成沉淀,达到降低溶液电导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离子的去除及碳中和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碳中和回用外排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去除氯离子可行的方法主要有:膜分离法、电化学法、离子交换法、蒸发结晶及沉淀法。电化学、离子交换及蒸发结晶法针对低盐含量的外排水而言已不再适用。膜分离法前期投入过大,后期维护费用过高,因此,沉淀法成为去除低氯外排水中氯离子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沉淀剂有硝酸银、氯化亚铜及硝酸汞等。硝酸银法因硝酸银价格昂贵且难以回收,无法应用于工业中。氯化亚铜法去除氯离子效果较好,但只适用于低氯废水溶液。硝酸汞毒性强,只适合于实验室研究,不适合工业废水处理。
专利CN11249877A公开了一种降低废水中氯离子浓度的方法,通过加入氢氧化钙对废水中的硫酸根进行沉淀,加入氢氧化钠对废水中的镁离子进行沉淀,然后加入PAC和PAM絮凝剂获取澄清废液;再加入氢氧化钙和偏铝酸钠对废水中的氯离子进行沉淀,同时加入絮凝剂完成废液的回用。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利用化学反应降低脱硫废水中氯离子的浓度。
专利CN107055868A公开了一种含高浓度氯离子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所用的药剂为偏铝酸钠(NaAlO2)和氧化钙(CaO),采用两次加入等量药剂,中间进行过滤的方式进行除氯,氯离子去除效率为92.4%,氯离子的浓度含氯小于250mg/l,直接用于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补水。
上述方法虽然对废水中的氯离子去除率较高。然而,其并未解决溶液的pH值及电导率升高的技术难题。另外,采用现有的超高钙铝沉淀法处理成本过高,无法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经碳中和回用外排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经碳中和回用外排水的方法,该方法针对超高钙铝沉淀剂存在的弊端进行改进。通过碳中和方式,解决了超高钙铝沉淀法引起的溶液pH值及电导率升高的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经碳中和回用外排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100ml外排水溶液于反应器内,将外排水溶液缓慢升温至20~50℃;
S2:将步骤S1加热后的溶液进行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300~800rpm/min,加入阴离子去除剂,阴离子去除剂与外排水中阴离子摩尔比为5.0~20.0,恒温反应30~60min,过滤,收集澄清液体;
S3:向步骤S2中加入改进的超高钙铝沉淀剂,超高钙铝沉淀剂中Ca2+与Al3+的摩尔比为1~4:1,其中Ca:Al:Cl三种元素的配比根据回用指标实施调控,且Ca:Al:Cl三种元素的摩尔比为5~8:2~4:1,恒温反应30~90min后过滤,获得澄清液体;
S4:向步骤S3形成的澄清液体中经底部通入碳中和气体,碳中和气体的压力控制在0.03~0.15Mpa,并配置N2进行补压,使碳中和气体鼓泡速度控制在30~90个/min,通入时间根据溶液的pH值及电导率进行实施调控,时间为5~20min;
S5:对步骤S4中形成的浑浊液体进行过滤,获得澄清液体作为循环水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4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