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损伤收集根系挥发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4082.5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宇航;许海龙;兰超杰;林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C23/00;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1/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收集 根系 挥发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损伤收集根系挥发物装置,包括圆柱培养桶,所述圆柱培养桶上部不封闭,下部封闭,所述圆柱培养桶的内中部横置有隔板,隔板将圆柱培养桶分割成上腔、下腔,所述隔板上密布钻孔,圆柱培养桶旁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侧部横置有萃取探针,所述萃取探针插入下腔内。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在不损伤植物根系的作用下,得到植物根系挥发物分泌生理变化,同时实验结果更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损伤收集根系挥发物装置。
背景技术
根系分泌挥发物传统收集方式主要以在损伤大部分营养根的前提下,加入不同有机混合溶剂进行长时间地浸提、纯化、萃取过程以最终获得。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自科然学研究的目是为了让者更准确地、接近真实反应在具体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不受外界胁迫下植物体自身根系挥发物分泌的生理特征状态,营养根大量受损,其原本研究的内容就会到极大干扰,因此从这点上看在根系非损伤的情况下,设计一套萃取根系挥发物装置是十分迫切的。其次传统收集方式只能够解决研究对象某段时间所反应的根系挥发物分泌生理变化,缺乏更多地持续原位聚焦植物体不同生长时期其根系释放的挥发理变化特征的技术问题, 因此设计具有实时地、原位不间断监测植物体根系挥发物特征变化的装置对顺利开展根系相关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非损伤收集根系挥发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非损伤收集根系挥发物装置,包括圆柱培养桶,所述圆柱培养桶上部不封闭,下部封闭,所述圆柱培养桶的内中部横置有隔板,隔板将圆柱培养桶分割成上腔、下腔,所述隔板上密布钻孔,圆柱培养桶旁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侧部横置有萃取探针,所述萃取探针插入下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腔内填充有基质土。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培养桶的内壁中部设置有用于卡接隔板的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高度的2/3处的外壁上开设有一连接孔,连接孔与下腔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下部的外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液流孔,液流孔与下腔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培养桶放置于一营养液更换托盘上,所述营养液更换托盘高度低于下腔高度的2/3,营养液更换托盘内装有营养液,营养液的高于液流孔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侧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竖直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侧部上横置有套管,套管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柱侧部,另一端内嵌套萃取探针,套管嵌套萃取探针的一端由连接孔伸入下腔内部。
一种非损伤收集根系挥发物装置的制备安装方法:
1)涂料准备:针对不同挥发物类型的需要,二乙烯苯、聚二甲基硅烷和过氧化苯甲酰用二氯甲烷调制三种组分成一定黏度的混合物,用不同凹槽深度规格的制膜器在铝膜上匀速拉成不同厚度的薄膜,并将其放入干燥器中真空干燥 8h 以上;
2)萃取探针的制备:将上述薄膜涂料缓慢均匀缠绕接头带有熔融石英材质的不锈钢针,然后放入 150℃烘箱进行交联老化 30min,室温冷却,缓慢剥落取下铝膜,即得到萃取探针;
3)装置的安装:将萃取探针嵌套于探针卡管内,然后将隔板卡接于圆柱培养桶内,通过基质土将植物栽培于上腔内,然后将圆柱培养桶放置于营养液更换托盘,并向营养液更换托盘内导入足够的营养液,待植物根系随着植物生长后由钻孔伸入下腔后,将套管带有萃取探针的端部插入下腔后,进行全天侯对顶空部位的根系进行挥发物组分的富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在不损伤植物根系的作用下,得到植物根系挥发物分泌生理变化,同时实验结果更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40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