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4526.5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明;罗然;刘雅静;肖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43/16;A01N25/08;A01N25/30;A01P1/00;D06M11/79;D06M11/83;D06M15/03;D06M15/53;D06M15/643;D06M16/00;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俞春雷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微米单质银分散液和壳聚糖溶液混合,继续搅拌,沉淀后得到壳聚糖/微米单质银复合抗菌剂粗制品,洗涤过滤后获得壳聚糖/微米单质银复合抗菌剂;将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加入到盐酸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待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壳聚糖/微米单质银复合抗菌剂,搅拌下加入烷基硅氧烷,继续搅拌反应,获得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本发明的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在保证了抗菌性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且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将壳聚糖/微米单质银复合抗菌剂与烷基硅氧烷结合制备得到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将其应用于面料制备中,制备得到的面料抗菌性好、持久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以及其在面料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纺织品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极易吸收人体新陈代谢所分泌的排泄物,为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提供了有利场所和所需养分,致病菌大量繁殖。纺织品上微生物的存在不仅影响其性能(如霉变、催化、变质等),而且会给使用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如引发皮肤病、进入体内诱发疾病等)。为此,通过对纺织品进行抗菌整理来阻碍并抑制微生物在织物使用及存储过程的代谢与繁殖,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抗菌纺织品已成为功能性纺织品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抗菌纺织品通常是在纺织品中加入抗菌剂来实现,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原纤维法和后整理法两种,也有通过混纺或交织方法来实现抗菌功能,其中后整理法是指采用涂层或浸轧法将抗菌剂附着于纤维表面来赋予织物抗菌效果,因其操作简单而成为目前研究最多的抗菌织物制备方法,但是该方法制备织物的抗菌持久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后整理法是指采用物理法、化学法或物理化学联合法将抗菌剂负载到面料表面的方法。
抗菌剂是指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可杀灭微生物的物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纺织品的抗菌效果。根据来源、抗菌机理和组成结构,可将抗菌剂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无机抗菌剂主要有银系和铜系两类,银的抗菌效果虽然较好,但是不仅价格高,而且易被氧化生成深色的氧化银或黑色的单质银,铜价格低廉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其自身颜色会致使织物色光发生变化。有机抗菌剂主要有季铵盐类、胍类、卤代酚类和卤胺类,虽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普遍存在毒性大、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天然抗菌剂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自然降解性、不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成为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抗菌剂。其中,壳聚糖系甲壳素脱除部分乙酰基的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效果,因其资源丰富而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天然抗菌剂之一。然而,壳聚糖单独使用时的抗菌能力较差,因此,提高抗菌能力是促进壳聚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
目前,根据制备方法可将壳聚糖抗菌剂分为复合型和改性型两大类,其中复合壳聚糖抗菌剂因其制备方法简单和抗菌效果显著而备受关注。但是,复合壳聚糖抗菌剂在应用过程中仍需加入粘合剂或交联剂来提高其与纤维的结合力,进而影响面料的服用性能。据文献报道,使纤维与抗菌剂产生价键结合是提高负载强度最为有效的方法,其中研究较多的接枝法虽可使纤维与抗菌剂形成价键结合,但存在工艺条件严苛、均匀性难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效果好、持久性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针对现有抗菌防护面料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与纤维可发生价键结合的安全无害或低害的高效复合抗菌整理剂。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SiO2水溶胶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4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