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5354.3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冉普;高慧;潘健;吴刚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花***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集渣槽 铸造 单直浇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浇口杯(1),浇口杯(1)连接直流道(2),直流道(2)下方设有集渣槽(3)。由于“集渣槽”尺寸小且散热面积大迅速凝固,使带有熔渣的液流前端金属液被“封堵”在“集渣槽”中,经除渣后较纯净的金属液继续上升经内浇道进入铸件型腔中、凝固后即得铸件,降低了铸件夹渣缺陷的影响。集渣槽为环形,外沿带有向上的凸起,环形的宽度为30‑40mm,能有效的封堵金属液。铸件经X光检查,使用带“集渣槽”单直浇道浇注工艺生产的铸件比传统的单浇道浇注工艺生产的铸件夹渣缺陷报废率减少了6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熔模铸造单直浇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
背景技术
目前,对内部质量要求较高的合金钢、不锈钢等铸件进行熔模铸造时,主要以获得外形尺寸完整、内部组织优良、机械性能良好的铸件为目的。通常的熔模铸造直浇道形式是:截面为圆形、矩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的直通式单直浇道,铸件的内浇道焊接到直浇道的两个(或多个)侧面上。浇注时金属液从浇口杯注入直浇道,金属液中的残留熔渣随液面上升,当液面上升至内浇口处时,其中的一部分熔渣随金属液由内浇口进入铸件型腔、铸件凝固后在铸件中形成夹渣缺陷。
可见,采用上述在传统单直浇道上直接组焊铸件的熔模铸造工艺方法、生产合金钢、不锈钢等铸件时,夹渣缺陷难以避免、据统计因夹渣缺陷报废的比例高达60%左右。
在综上所述,采用传统的单直浇道浇注工艺生产的合金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铸件存在两点缺陷:一是内部质量无法保证、报废率高;二是工期难以保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集渣功能的单直浇道工艺方法以减少熔模铸件的夹渣缺陷报废率。
申请人曾申请中国专利CN106424575A,一种带集渣槽的浇注系统,该浇注系统结构较复杂,其集渣槽结构不适用于单直浇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避免夹渣缺陷,生产出高质量的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的铸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包括有浇口杯,浇口杯连接直流道,直流道下方设有集渣槽。
上述的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所述直流道连接内浇道和铸件。
上述的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所述直流道距离底端20-40mm范围内的侧面设有集渣槽。
上述的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所述直流道截面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集渣槽为包围直流道侧壁的环形,或独立的片形。
上述的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所述集渣槽截面为平板结构。
上述的具有集渣槽的熔模铸造单直浇道,所述集渣槽截面外沿带有向上的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金属液从直浇道浇注入焙烧合格的铸件型壳组中,随着金属液的不断注入,金属液在直浇道中不断上升,含有较多熔渣的前端金属液上升至“集渣槽”的进料口处时进入“集渣槽”中,由于“集渣槽”尺寸小且散热面积大迅速凝固,使带有熔渣的液流前端金属液被“封堵”在“集渣槽”中,经除渣后较纯净的金属液继续上升经内浇道进入铸件型腔中、凝固后即得铸件,降低了铸件夹渣缺陷的影响。集渣槽为环形,外沿带有向上的凸起,环形的宽度为30-40mm,能有效的封堵金属液。铸件经X光检查,使用带“集渣槽”单直浇道浇注工艺生产的铸件比传统的单浇道浇注工艺生产的铸件夹渣缺陷报废率减少了6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单直浇道结构图;
图3为连接支架铸件的浇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座壳体铸件带集渣槽的浇注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5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