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凿岩台车翼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5562.3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印治南;张莉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和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沈颖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凿岩 台车 翼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凿岩台车翼展系统,包括翼展架,翼展小臂,翼展大臂,翼展主臂和翼展油缸;所述翼展架竖直固定于凿岩台车底盘上;所述翼展架底部两侧对称铰接翼展油缸的底座,所述翼展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翼展主臂的中段铰接;所述翼展主臂的顶部与所述翼展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翼展主臂的底部与所述翼展大臂的底部铰接;所述翼展小臂的顶部与所述翼展架的顶部铰接,所述翼展小臂的底部与所述翼展大臂的中段铰接,所述翼展大臂的顶部安装凿岩钻臂。本发明凿岩台车翼展系统,可提高凿岩台车凿岩钻臂定位的精度,提高钻孔的位置精度,有效避免超欠挖,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凿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凿岩台车翼展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隧道工程作业中,为了提高隧道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加快施工进度,常采用双臂凿岩台车进行隧道爆破钻孔作业。双臂凿岩台车适应于金属矿、非金属矿、水电、铁路、公路、军工、冶金、建材、化工、等部门的巷道、隧道、涵洞的掘进钻孔作业工程,适用面广,是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中一种先进的凿岩设备。
隧道开挖成型的好坏取决于钻眼成孔质量的好坏,钻眼成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凿岩台车凿岩钻臂定位的精度,凿岩钻臂的位置偏差会导致严重隧道开挖的超挖欠挖,也会对施工人员安全带来威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凿岩台车翼展系统,提高凿岩台车凿岩钻臂定位的精度,提高钻孔的位置精度,有效避免超欠挖,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凿岩台车翼展系统,包括翼展架,翼展小臂,翼展大臂,翼展主臂和翼展油缸;所述翼展架竖直固定于凿岩台车底盘上;所述翼展架底部两侧对称铰接翼展油缸的底座,所述翼展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翼展主臂的中段铰接;所述翼展主臂的顶部与所述翼展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翼展主臂的底部与所述翼展大臂的底部铰接;所述翼展小臂的顶部与所述翼展架的顶部铰接,所述翼展小臂的底部与所述翼展大臂的中段铰接,所述翼展大臂的顶部安装凿岩钻臂;
所述翼展主臂包括第一臂段,第二臂段和螺栓;所述第一臂段底部和所述第二臂段顶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臂段的顶部与所述翼展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臂段的底部与所述翼展大臂的底部铰接;第一臂段的长度与第二臂段的长度比值为2-3:1,所述翼展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第一臂段的中段铰接;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朝向翼展主臂侧的夹角为120-16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臂段与所述第二臂段的夹角通过松紧螺栓实现;调整夹角的方法为:根据翼展系统的展开跨度间距或者单侧凿岩钻臂的位置,结合翼展油缸所需要的容置空间,确定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的夹角,拧松螺栓,以螺栓为基点旋转第二臂段至预定夹角,后拧紧螺栓完成角度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凿岩台车翼展系统可以对凿岩钻臂之间的跨度间距或者单侧凿岩钻臂的位置进行微调,提高凿岩台车凿岩钻臂定位的精度,提高钻孔的位置精度,有效避免超欠挖,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本发明凿岩台车翼展系统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的夹角通过松紧螺栓实现,可通过调整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的夹角,对两个凿岩钻臂之间的跨度间距或者单侧凿岩钻臂的位置进行微调,提高钻孔的位置精度。
本发明凿岩台车翼展系统第一臂段的长度与第二臂段的长度比值为2-3:1,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朝向翼展主臂侧的夹角为120-160度,确保翼展系统收拢后可以给翼展油缸留出充足的容置空间,避免翼展系统收拢时发生翼展主臂卡顿或与翼展油缸碰撞,提高翼展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凿岩台车翼展系统收拢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凿岩台车翼展系统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和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和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5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