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锤组件与喷嘴活门弧面对研方法及其对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7366.X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魏海鹏;张辉;王彦鹏;黄雷波;万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5/08 | 分类号: | B24B15/08;B24B41/00;B24B4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喷嘴 活门 面对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摆锤组件与喷嘴活门弧面对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组件与喷嘴活门弧面对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摆锤活门组件(1),包括摆锤支架(101)、通过销轴(3)设置在摆锤支架(101)内的摆锤组件(102)、喷嘴活门(103)及弹性垫片(104);所述喷嘴活门(103)与摆锤支架(101)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喷嘴活门(103)与摆锤支架(101)之间安装用于调节凸凹弧面间隙的弹性垫片(104);
2)准备对研工装(2):包括底板(206)、工装底座(201)、第一弹簧座(202)、弹簧(205)以及第二弹簧座(204);所述摆锤活门组件(1)及工装底座(201)设置在底板(206)上;所述工装底座(201)中安装第一弹簧座(202)以及第二弹簧座(204);所述弹簧置于第一弹簧座(202)和第二弹簧座(204)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座(204)端部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二弹簧座(204)和第一弹簧座(202)之间距离的调整钉(203);
3)准备对研前的装配:将摆锤活门组件(1)安装在对研工装(2)上,调整工装底座(201)并使第一弹簧座(202)与喷嘴活门(103)端面紧贴,将调整钉(203)安装在工装底座(201)上;
4)对研:在凸弧面上抹上研磨膏,旋进工装底座(201)上的调整钉(203),推动第二弹簧座(204)使弹簧压缩弹簧推动第一弹簧座(202),第一弹簧座(202)顶紧喷嘴活门(103),使凸凹弧面贴合,手动上下摆动凸弧面,实现凸凹弧面对研,当凸凹弧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少至无阻力时,继续旋进调整钉,直至对研合格,完成弧面对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锤组件与喷嘴活门弧面对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组件与喷嘴活门弧面对研方法在步骤4)之后还包括:
5)弧面间隙0.01~0.03mm的调整,具体是:喷嘴活门(103)与摆锤支架(101)间的弹性垫片(104)压缩后的H值,确保凸凹弧面间隙为0mm,将弹性垫片(104)换成厚度为H+0.03~0.01mm的刚性垫片,使凸凹弧面的间隙在设计图要求的0.01~0.03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锤组件与喷嘴活门弧面对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组件与喷嘴活门弧面对研方法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
6)弧面对研合格的检查,具体是:对研完成后,清洗凸凹弧面上的研磨膏,在凸弧面上涂上着色剂,手动上下摆动凸弧面,目视观察凹弧面着色是否均匀,如果局部没有着色,则继续对研,如果凹弧面着色均匀,则弧面对研合格。
4.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摆锤组件与喷嘴活门弧面对研方法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锤活门组件(1)以及对研工装(2);所述摆锤活门组件(1)安装在对研工装(2)上;所述摆锤活门组件(1)包括摆锤支架(101)、通过销轴(3)设置在摆锤支架(101)内的摆锤组件(102)、喷嘴活门(103)及弹性垫片(104);所述喷嘴活门(103)与摆锤支架(101)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喷嘴活门(103)与摆锤支架(101)之间安装用于调节凸凹弧面间隙的弹性垫片(104);所述对研工装(2)包括底板(206)、工装底座(201)以及进给机构;所述摆锤活门组件(1)及工装底座(201)分别设置在底板(206)上;所述工装底座(201)中安装有进给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座(202)、弹簧以及第二弹簧座(204);所述弹簧置于第一弹簧座(202)和第二弹簧座(204)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座(204)端部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二弹簧座(204)和第一弹簧座(202)之间距离的调整钉(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座(202)与第二弹簧座(204)的外圆与工装底座(201)内孔保持0.03~0.1mm间隙,使弹簧座能够在工装底座(201)内孔中滑动;所述弹簧(205)的截面直径1.2~1.5mm,压缩3~5mm产生弹力在15~30N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73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配电台区组合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梯用油压缓冲器液压油节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