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和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8116.8 | 申请日: | 202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君;常满红;赵明;张继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人 大腿 保护 组件 总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和总成,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包括大腿保护横梁、中支撑件、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中支撑件包括竖板以及自竖板的下边缘向前延伸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与大腿保护横梁的中部配合并焊接的第一配合凹槽,左支撑件为盒状件,左支撑件包括前侧壁,前侧壁上设有与大腿保护横梁的左部配合并焊接的第二配合凹槽,右支撑件与左支撑件相互左右对称。行人大腿保护总成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前上构件、前碰撞横梁、水箱下横梁、连接支架以及上述的行人大腿保护组件。本发明够减轻汽车在行人碰撞中对人体的伤害,具有结构稳固、装配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实用性强的优点,还能够提升机舱的横摆模态,提升整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和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车体结构设计手段及各类约束系统部件技术日益提高的今天,车内乘员的安全基本得到保证,伤亡率得到极大降低,人们对汽车安全的关注点也由车内乘员向车外行人转移。
研究发现:在交通事故中,行人伤亡率要远远大于车内乘员,按照卫生部的统计:2012年我国有166906人死于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行人与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时,首先是汽车的保险杠撞击行人小腿,容易导致小腿骨折,然后撞击行人大腿及臀部,最后是行人头部和发动机盖平面碰撞,非常容易造成致命伤害,通过对行人人体受伤区域的研究发现:头部和腿部是最容易受伤的两个部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和总成,以减轻汽车在行人碰撞中对人体的伤害。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包括大腿保护横梁、中支撑件、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所述中支撑件包括竖板以及自所述竖板的下边缘向前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大腿保护横梁的中部配合并焊接的第一配合凹槽,所述左支撑件为盒状件,所述左支撑件包括前侧壁,所述前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大腿保护横梁的左部配合并焊接的第二配合凹槽,所述右支撑件与所述左支撑件相互左右对称。
进一步,所述竖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一配合凹槽。
进一步,所述左支撑件还包括左侧壁、自所述左侧壁的上边缘向右延伸的上侧壁、自所述左侧壁的下边缘向右延伸的下侧壁、自所述上侧壁的后边缘向上延伸的上翻边以及自所述下侧壁的后边缘向下延伸的下翻边,所述前侧壁连接在所述左侧壁的前边缘、所述上侧壁的前边缘和所述下侧壁的前边缘之间。
进一步,所述下侧壁的中部向上凸出以形成加强凸筋。
进一步,所述前侧壁向后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二配合凹槽。
进一步,所述上翻边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下翻边上设有第三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大腿保护横梁为空心圆管。
进一步,所述大腿保护横梁的左端部从右至左向后倾斜设置,所述大腿保护横梁的右端部从左至右向后倾斜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行人大腿保护总成,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前上构件、前碰撞横梁、水箱下横梁、连接支架以及上述的行人大腿保护组件,所述前上构件的左端部与所述左立柱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前上构件的右端部与所述右立柱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下横梁的左端部与所述左立柱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下横梁的右端部与所述右立柱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前碰撞横梁的左部与所述左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前碰撞横梁的右部与所述右立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前上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前碰撞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件的后端部与所述左立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件的后端部与所述右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中支撑件的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支架的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8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