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支化改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稠油降粘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9307.6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崔浩业;吴志连;方黎明;张静;陈斌刚;张侃;陶震;王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388 | 分类号: | C08G77/388;C08F283/12;C08F220/56;C08F220/06;C08F228/02;C08F226/02;C09K8/5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毛薇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支 改性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稠油降粘剂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超支化聚酰胺-胺改性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
(1)硅烷偶联剂与AB型单体混合,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前驱体;
(2)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前驱体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得到笼型聚倍半硅氧烷;
(3)AB型单体与Cn型单体混合,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超支化聚酰胺-胺前驱体;
(4)步骤(2)获得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与步骤(3)获得的超支化聚酰胺-胺前驱体混合,发生熔融缩合反应,得到末端为氨基的超支化聚酰胺-胺改性笼型聚倍半硅氧烷;
(5)二元芳香胺与AB型单体混合,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封端剂;
(6)步骤(4)种所得的末端为氨基的超支化聚酰胺-胺改性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与步骤(5)中所得的封端剂混合、发生熔融缩合反应,得到末端为芳香氨基的超支化聚酰胺-胺改性笼型聚倍半硅氧烷;
其中,所述AB型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Cn型单体选自1,2-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二元芳香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烷、3,4'-二氨基二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与所述的AB型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1:2);
步骤(3)中,所述的Cn型单体与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0:1);
所述Cn型单体与步骤(1)和步骤(3)中所述AB型单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1.5:1)~(1:1);
步骤(5)中,所述的二元芳香胺与所述的AB型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2),所述的二元芳香胺与步骤(3)中所述的Cn型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的迈克尔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0~30℃;所述的迈克尔加成反应的时间为12~24h;所述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在氮气的保护下反应;所述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在一元醇中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元醇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熔融缩合反应的温度为130~150℃;
所述的熔融缩合反应的时间为6~8h;
所述的熔融缩合反应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超支化聚酰胺-胺改性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纳米材料作为改性剂在制备超支化水溶性稠油降粘剂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3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