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雷电预警装置的驱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9344.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1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卢敏;杨彦敏;宋利源;王继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汇聚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G01R29/12;G01W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田由甲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雷电 预警 装置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雷电预警装置的驱雷系统,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一侧的杆仓、设置在箱体远离杆仓的一端的电场仪、设置在杆仓底面上的自动升降杆、设置在升降杆顶部的驱雷器和设置在箱体内的控制器;所述电场仪和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自动升降杆、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受控于所述控制器;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雷电预警装置的驱雷系统的使用方法,使用所述的具有雷电预警装置的驱雷系统;本发明的驱雷系统通过箱体搭载了电场仪和驱雷器,可直接将本装置安放在车辆上随作业场地的转移而移动,便于跟随作业场地进行雷电防护;本发明的驱雷系统的使用方法能够避免驱雷器对雷电预警的影响,降低雷电预警的误报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雷电预警装置的驱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接闪器属于传统的防雷设备,接闪器是指直接接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利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它与引下线、接地装置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其作用是当雷电直接击中它时,雷电流从它的本身通过引下线、接地装置,迅速泄流到大地,从而保护了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但是,接闪泄放式防雷由于引雷入地,雷云中的高压泄放产生大电流,高强度的涌流和电磁效应瞬时在网路中激发,会导致网路中设备的烧损,信号失真,系统误判等事故,因而有非常高的接地电阻要求,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防雷需求。
电晕场驱雷器或称消雷器在放电杆的顶端带有很多电极针,电离装置在雷云强电场中大致保持着大地电位,它和附近空气的电位差会随雷云电场强度激增而促使场强区内针尖附近的空气电离,形成大量空间电荷。一般雷云下层为负电荷,地面感应产生正电荷。电离的负电荷为地电流收集装置所吸收,电离的正电荷为雷云负电荷所吸引和中和,从而发生消雷作用。
雷电预警装置是通过大气电场传感器来进行大气电场监测的一种设备,把大气电场传感器测量的电场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由专用软件分析处理,可以对局部地区潜在的雷暴活动及静电电击的危险性做出短期预报,从而能够达到雷电预警的目的,但是,由于电晕场驱雷器会产生电荷,因此,雷电预警装置不能距离消雷器过近,否则容易造成误判。
在野外进行作业或特征车辆停驻工作时,尤其是在空旷的地带,也是需要进行雷电防护的,但是若是采用固定式的雷电预警和防雷系统每次需要分开安装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移动式的具有雷电预警装置的驱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雷电预警装置的驱雷系统,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一侧的杆仓、设置在箱体远离杆仓的一端的电场仪、设置在杆仓底面上的自动升降杆、设置在升降杆顶部的驱雷器和设置在箱体内的控制器;
所述驱雷器包括驱雷主体、铰接在驱雷主体顶部中央的第一放电杆和铰接在驱雷主体顶部的若干第二放电杆,所述第二放电杆可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驱雷主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金属罩部和与所述自动升降杆顶端法兰连接的支撑,所述支撑上设置有具有外螺纹的凸环和设置在凸环下方的若干自动收线轮,所述凸环螺纹配合有外周粗糙的锁定环,所述第二放电杆的中部设置有绝缘拉线,所述绝缘拉线的另一端穿过凸环与锁定环之间的缝隙并固定连接在自动收线轮上,使得绝缘拉线能够被旋紧在凸环上的锁定环夹紧固定;所述杆仓的顶部设置有可驱动锁定环水平转动的调整轮、用于驱动所述调整轮转动的第一电机和用于调整第一电机位置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使调整轮在接触锁定环并驱动锁定环转动的第一位置和不与锁定环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转移;
所述电场仪和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自动升降杆、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罩部的顶部突出设置有若干凸座,所述放电杆的下端活动铰接在所述凸座上,所述凸座包括限定第二放电杆转动范围的前挡块和后档块。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水平设置的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机水平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自由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汇聚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汇聚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驱雷器
- 下一篇:一种智慧酒店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