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池塘养殖尾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9354.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曹守启;刘奥胜;李乐;金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C02F9/00;C02F103/20;C02F1/38;C02F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塘 养殖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过滤装置。包括旋流分离器、振动筛和微滤机;旋流分离器的进水口和底流口分别与池塘养殖尾水池的出水口和振动筛的进水口连通,旋流分离器的溢流口与微滤机的第一进水口连通;微滤机的第二进水口与振动筛的排水口连通,振动筛的排污口和微滤机的排污口均与集污箱连通。上述池塘养殖尾水过滤装置,通过三种去除颗粒物的装置相互配合,能够提高池塘养殖尾水颗粒物的分离效率。其中,旋流分离器能够对泥沙等密度大的颗粒物进行分离,本身无需电力或其他驱动,旋流分离器的底流口分离出来的颗粒物经过振动筛处理,溢流口出来的悬浮物经过微滤机过滤,这种组合方式能够减少微滤机的反冲洗频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池塘养殖中,为提高养殖产量,追求经济利益,普遍采用高放养密度、高投饵量的集约化精养模式,由于养殖废水引发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当前水产养殖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的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工艺主要依赖生态沟渠、生态塘、潜流湿地等生态治理方法,存在工艺流程复杂、占地多、管理烦琐、冬季净化效率低、不可移动等缺点,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因此,研发占地少、成本低、效率高的一体化池塘水处理技术及装置,不仅可有效解决目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占地面积大、分离效率低”等问题,而且能够为全国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案例,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在养殖尾水固液分离设备中应用较多的是微滤机,但直接用于池塘水体水处理过程时,因为附着藻类生长,会严重堵塞其过滤孔径,分离效率大大降低。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池塘尾水过滤装置过滤效率低且浪费资源的问题,研发一套高效的池塘养殖固液分离装置。
一种池塘养殖尾水过滤装置,包括旋流分离器、振动筛和微滤机;所述旋流分离器的进水口和底流口分别与池塘养殖尾水池出水口和振动筛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溢流口与微滤机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滤机的第二进水口与振动筛的排水口连通,所述振动筛的排污口和所述微滤机的排污口均与集污箱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滤水座,所述滤水座设置为环形柱状结构,且旋流分离器的下端安装在滤水座的内圈;所述滤水座的内部周向设置有多组旋转回路,多组所述旋转回路的一端与旋流分离器的底流口连通,多组所述旋转回路的另一端与振动筛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各组所述旋转回路的转角处均安装有滤水件,所述旋转回路的前后两段通过滤水件连通;所述滤水件上与旋转回路前后两段相对的部分均开设有滤孔,所述滤孔的两端开口大小不同,且位于旋转回路前段的小端开口朝向与旋转回路内部水流流向相同,位于旋转回路后段的小端开口朝向与旋转回路内部水流流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座包括外壳、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和多组隔板;所述外壳设置为环形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管和所述第二固定管均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一端与外壳的内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底部连接;所述多组隔板周向设置在外壳内,并将固定管分隔为多组互不连通的腔体,构成所述旋转回路;所述外壳内圈和外圈分别开设有与旋转回路连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部未与第一固定管或第二固定管连接的位置设置为开放式结构,构成安装口。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插接在安装口内,且安装座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管或第二固定管的一端贴合;所述安装座内部开设有截面为U形的腔体,且U形腔体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座上与第一固定管或第二固定管贴合的一端,构成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并分别与旋转回路的前后两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件还包括滤水板,所述滤水板安装在安装座的U形腔体开口内,所述滤孔开设在滤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滤孔设置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滤孔设置为梯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穿戴慢阻肺咳嗽监测胸带
- 下一篇:一种兼容多协议业务接入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