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天空辐射与热电效应送风的复合制冷伞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0855.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1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方宇龙;张小松;赵东亮;王佳云;宋翼;何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B23/00 | 分类号: | A45B23/00;A45B25/00;A45B25/18;A45B3/00;A45B9/02;B32B27/32;B32B27/08;B32B27/30;B32B27/18;B32B27/06;B32B27/38;F25B21/02;F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申星宇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天空 辐射 热电 效应 送风 复合 制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空辐射与热电效应送风的复合制冷伞,包括底座、伞柄、伞体以及制冷装置,底座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底座上部固定连接有伞柄,伞柄顶部与制冷装置底部贯通连接,制冷装置外侧四周固定设置有伞体,伞体外表面与制冷装置上表面均覆盖有天空辐射制冷体;本发明装置将经过降温后的冷空气通过伞柄上的送风口吹出,对送风口附近的局部空间进行对流降温,最终实现被动式辐射制冷与主动式对流制冷复合改善伞下局部热环境,提高人体热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制冷伞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天空辐射与热电效应送风的复合制冷伞。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效应的影响,夏季室外气温不断升高,对于在夏季从事户外作业、休闲的人员而言,炎热高温是其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最大威胁,而传统的户外遮阳设施仅为一把遮阳伞,其只具备遮阳功效,无法满足现今人们对户外空间舒适性日渐增长的需求。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如何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提高传统遮阳伞下户外人员的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号为CN20833908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涡冷却器的冷风降温伞,该装置能耗较大,无法维持长时间户外使用;公开号为CN11097308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超声波制冷机构的制冷伞,该装置制冷设备较大,伞下有效空间小,移动不方便且能耗较大;公开号为CN10915694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及直接蒸发制冷的太阳能半导体空调伞,该装置存在出风口单一、风管占用伞下面积、垂直方面局部温差较大等缺点;需亟待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舒适性好、实用性强,可长时间运行使用,增加传统遮阳伞功能的同时,改善夏季户外伞下局部空间热环境的基于天空辐射与热电效应送风的复合制冷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天空辐射与热电效应送风的复合制冷伞,包括底座、伞柄、伞体以及制冷装置,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座上部固定连接有伞柄,所述伞柄顶部与所述制冷装置底部贯通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外侧四周固定设置有伞体,所述伞体外表面与所述制冷装置上表面均覆盖有天空辐射制冷体。
进一步,所述制冷装置由保护罩与制冷模块组成,所述保护罩底部与所述伞柄顶部贯通连接,所述保护罩顶部覆盖有所述天空辐射制冷体,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热电堆片、翅式肋片和螺旋式肋片,所述半导体热电堆片水平固定于所述保护罩内侧中部,所述翅式肋片、螺旋式肋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半导体热电堆片的上、下表面,所述翅式肋片上方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螺旋式肋片下方设置有第二风扇。
进一步,所述半导体热电堆片、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且所述半导体热电堆片、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三者之间为并联,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风向均朝下。
进一步,所述伞体由伞面与伞骨架组成,所述伞骨架固定于所述保护罩外侧,所述伞骨架外表面被所述伞面全覆盖,所述伞面上覆盖有天空辐射制冷体,且所述伞面中心边缘固定于所述保护罩外侧中部,所述伞骨架中部通过连接杆与所述伞柄连接。
进一步,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控制器和充电插口,所述蓄电池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普通铅酸蓄电池和碱性镍镉蓄电池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半导体热电堆片由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组成。
进一步,在所述伞柄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送风口。
进一步,在所述保护罩上,对应所述翅式肋片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口、对应所述螺旋式肋片位置处开设有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天空辐射制冷体由面层、辐射制冷层、反射层、底层依次从上而下粘接组成。
进一步,所述面层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树脂层,所述辐射制冷层为二氧化硅微珠与丙烯酸树脂层,所述反射层为三氧化二铝颗粒与丙烯酸树脂层,所述底层为环氧树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0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复杂螺纹悬浮脱膜机构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大型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