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流污水混合物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1098.9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佰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捷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安利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流 污水 混合物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流污水混合物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中的每个混合池对进入该混合池的污水混合物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污水混合物;生化反应池,与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连通,用于对所述处理后的污水混合物进行污染物去除处理,得到泥水混合物;分离池,与所述生化反应池连通,用于对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得到目标颗粒污泥及分离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多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生化反应池以及分离池,得到目标颗粒污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人工操作复杂度以及运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连续流污水混合物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主流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絮状活性污泥法,絮状活性污泥就是多种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形成的较为松散的絮体;通过微生物的自身代谢作用,在厌氧、缺氧和好氧等不同环境下完成脱氮除磷以及去除有机物的目的。絮状活性污泥技术的主要缺点是,污泥较为松散,所以沉降性能差,容易流失,抗冲击能力差,其单位容积的处理效率低,所以占地面积大,运行能耗也较高。
目前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采用的是序批式反应器。序批式反应器采用的是间歇运行的方式,具有设备启动频繁自动化程度要求高,运维水平要求高,且出水波动性较大,不利于后续深度处理设备的运行等缺点,限制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应用的场景,同时设备和仪表数量多,自动化要求高;运行维护比较复杂,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流污水混合物处理系统及方法,以降低现有方案中反应器运行维护的复杂度,降低运行使用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流污水混合物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中的每个混合池对进入该混合池的污水混合物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污水混合物;
生化反应池,与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连通,用于对所述处理后的污水混合物进行污染物去除处理,得到泥水混合物;
分离池,与所述生化反应池连通,用于对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得到目标颗粒污泥及分离结果。
可选的,还包括:沉砂池以及污泥处理单元;
所述沉砂池与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连通,用于对污泥污水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污泥污水输送至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
所述污泥处理单元与所述分离池连通,用于对所述目标分离结果进行脱水处理。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中的每个混合池对进入该混合池的污水混合物在预设时间内进行沉淀处理;并将沉淀处理后的污水混合物输送至所述生化反应池。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交替进水,且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中的每个混合池均采用序批式运行方式。
可选的,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
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以及所述好氧池依次连接;
所述厌氧池与所述至少两个序批式进水混合池连通设置;
所述好氧池与所述分离池连通设置;
通过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以及所述好氧池对所述处理后的污水混合物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
可选的,所述分离池包括:
一级分离池以及与所述一级分离池连通的二级分离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佰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佰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10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记忆缓冲3D弹性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