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2329.8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谢佳航;何志强;李享福;郑观正;肖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 装置 | ||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雾化器和气流产生器,所述雾化器用于将液体雾化生成液雾,所述气流产生器用于产生气流;
流通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具有气入口、气出口,及用于将所述气流从所述气入口流通至所述气出口的通道;
风雾区,与所述通道相衔接,以使得所述加湿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液雾和所述气流混合形成混合流,所述混合流流经所述风雾区的预设流速为2.5-10m/s,进而提高所述混合流中的所述液雾的汽化速度和/或增强对目标区域均匀加湿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混合流流经所述风雾区的预设流速为2.5-4m/s或4-4.5m/s或4.5-6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产生器包括第一产生器和第二产生器,所述第一产生器产生第一气流,所述第二产生器产生第二气流;所述气入口包括第一气入口和第二气入口,所述气出口包括第一气出口和第二气出口,所述通道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气入口和所述第一气出口的第一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气入口和所述第二气出口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气流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气流带动所述液雾穿过所述第二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出口和所述第二气出口均为长条状,所述第一气出口和所述第二气出口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平行,且均朝上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或两相平行的水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雾区位于所述第一气出口和所述第二气出口的上方,所述第一气流与所述第二气流和所述液雾在所述风雾区混合形成混合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出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气出口的长度,所述第一气出口的宽度是所述第二气出口的宽度的3-5倍,所述第一气出口和所述第二气出口之间的距离为0-10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产生器包括贯流风扇或混流风扇,所述第二产生器包括涡轮风扇。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气出口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气出口,两个所述第一产生器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气出口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出口的宽度方向的中间设有导流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隔离。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的速度大于所述第二气流和所述液雾穿过所述第二通道的速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气出口向上延伸至所述目标区域的边界依次设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风雾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混合流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粒径范围为1-5μm;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混合流完全汽化形成汽化体,所述汽化体开始以所述气出口为轴向四周流通;在所述第三区域,所述汽化体以所述气出口为轴,沿着所述目标区域的边界向四周流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调节器,当所述目标区域中任一单元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智能调节器控制所述加湿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目标区域中任一所述单元空间内的湿度在达到所述预设阈值后,所述智能调节器控制所述加湿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使所述目标区域的相对湿度维持在预设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23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