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改良油茶品种的嫁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2859.2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邓荫伟;覃盈盈;张敏;黄东;王启发;莫小锋;邓发真;潘磊;杨钧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姚晓丽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改良 油茶 品种 嫁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良油茶品种的嫁接方法,属于油茶技术领域。所述用于改良油茶品种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嫁接;步骤2:前期管理;步骤3:园地管理;步骤4:病虫害防治。本发明的用于改良油茶品种的嫁接方法,可以实现油茶生产的高产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生长量好,适合在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中规模化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良油茶品种的嫁接方法,属于油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称为油茶树、茶子树等,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主要种植于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和安徽等省市,也有零星栽培于东南亚地区、日本等地。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其油品质量优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油茶产业有着高附加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油茶籽是生产高档植物食用油——茶油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茶皂素、饲料、木糖醇和活性炭等的原料。
中国的油茶品种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主,主要种植品系(品种)有长林系列、岑软系列和湘林系列等。由于油茶的适应力强、管理相对轻松、收益期长,非常适合在偏远地区种植,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和区域产业链的发展。
但在油茶的生产种植中,许多地方由于品种选择不佳等原因,导致了一些低产低效油茶林的出现。现有技术中,油茶品种改良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具体是:
(1)由于选苗不当,油茶挂果少,低产低效,砍伐重新种植的成本高。
(2)嫁接方法繁多,操作过程复杂,而高效普适的嫁接方法少,成功率低。
(3)由于嫁接方法不当,嫁接后油茶砧木干枯暴裂的现象多。
(4)嫁接后的成活率低,无法推广应用。
综上,现有的油茶品种改良方法无法解决油茶产区中低产低效残次林的问题。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低产低效油茶林进行改造极为关键。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普适的油茶品种的改良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改良油茶品种的嫁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改良油茶品种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嫁接
接穗来源:接穗采自6年生、已投产并连年丰产的油茶良种树冠中上部的当年生春梢、叶片浓绿、无病虫害和叶基处芽明显的枝条,作为接穗;
砧木选择与嫁接部位:采用种植后7年生中果油茶品种作为砧木,在主干上选择2-3个距地面50cm-55cm且平滑处作为嫁接部位;
将接穗嫁接到砧木的嫁接部位上;
步骤2:前期管理
嫁接后15d-20d进行第一次检查,及时排除农膜袋内的水分;嫁接后35d-50d进行第二次检查,若接芽开始萌发,说明嫁接口已愈合;在抽梢长度为5cm-10cm时,将遮阳物除掉,再覆盖遮阳网;当抽梢长度≥20cm,将嫁接口以下保留的枝叶剪除少量,及时除掉砧木萌芽;当抽梢长度为30cm-40cm时,进行树冠整形,9月下旬拆除遮阳网;
保持林地内排水通畅,及时排除积水,保持土质湿润;次年2月中旬对嫁接成活的抽梢植株进行树冠整形,剪除嫁接口以下原砧木枝条,修剪、培育新梢,使之形成树冠分枝均称的丰产型树冠;
步骤3:园地管理
确定实施林地后,当年2月上中旬进行第一次施肥;嫁接完成后,及时清理林地,松土除草;6月中下旬,树盘松土,进行第二次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2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