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2928.X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7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随艳峰;岳军会;曹建社;王安鑫;李勇;汪林;麻惠洲;杜垚垚;于令达;赵颖;魏书军;徐韬光;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置 探测器 标定 系统 | ||
1.一种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线、锥形发射器、Gaobou线、锥形接收器、吸收负载、移动平台和信号记录子系统;其中,
所述同轴线的一端与所述锥形发射器的顶端连接,用于将信号源产生的信号输入到所述锥形发射器;其中信号源产生的信号在所述同轴线中以TEM波的形式传输;
所述锥形发射器的末端与所述Gaobou线一端连接,用于将所述同轴线输入的TEM波逐渐过渡到TM模表面波并输入到所述Gaobou线中进行传输;
所述Goubau线另一端与所述锥形接收器的末端连接,用于将输入的TM模表面波输入到所述锥形接收器;
所述锥形接收器的顶端与所述吸收负载连接,用于将收到的信号输入到所述吸收负载;
所述移动平台,用于携带待标定对象沿所述Gaobou线移动;
所述信号记录子系统,用于记录待标定对象相对所述Gaobou线位置变化时的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发射器与所述锥形接收器的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为N型同轴线,所述锥形发射器的顶端设置与所述同轴线匹配的N型接头,所述锥形发射器的末端的内导体与所述Gaobou线相连;所述锥形接收器的末端的内导体与所述Gaobou线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发射器的外导体内半径r22为r12+0.67*L0、内导体外半径r21为r22/eZ/60;其中,r12为所述同轴线的外导体内半径,Z为所述锥形发射器的L0处特征阻抗,L0为距离锥形发射器起始端的纵向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发射器沿信号传播方向的纵向长度为300mm、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材料相对介电常数为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Klopfenstein渐进法对所述锥形发射器的阻抗进行优化确定所述特征阻抗Z。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发射器的末端直径与沿信号传播方向的纵向长度L2的比例为0.4~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2r/L2=0.67;其中,r为所述锥形发射器的末端半径,L2为纵向长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负载为标准的N型接头匹配负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oubau线的铜漆包线半径为0.28mm、介电层的厚度为0.02mm、介电层的介电常数为3.5、长度为1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29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丝网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量信号输出电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