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韧细晶钼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3906.5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景柯;谢卓明;吴学邦;张临超;杨俊峰;王先平;方前锋;刘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27/04 | 分类号: | C22C27/04;C22F1/18;B22F3/10;B22F3/16;C22C1/0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余婧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韧 细晶钼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细晶钼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ZrC0.2~1.5%、杂质≤0.3%、余量为Mo;所述合金的微观结构包括钼晶粒和均匀分布在合金中的纳米ZrC颗粒,其中钼晶粒的平均宽度为0.3~3.0μm、长宽比≥3,纳米ZrC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1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高强韧细晶钼合金的制备方法,是以金属钼粉和纳米ZrC粉体为原料,经过混合、烧结、热塑形加工、退火处理得到。本发明的钼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制备方法简单、科学、高效,可规模化生产,在空间反应堆结构材料、先进制造业及高温部件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反应堆用钼合金结构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韧细晶钼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钼合金具有高熔点、高的高温强度和良好导热性能,在航空航天、先进核能及高温工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钼合金还具有与液态碱金属相容性好、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是空间反应堆燃料包壳、候选关键结构材料之一。但钼存在室温塑性低、再结晶脆化和辐照脆化等不足。传统的TZM合金和ODS-Mo合金具有比纯钼更高的强度和再结晶温度,但是塑性差、加工困难,Mo-Re合金具有优良的低温塑性,但高温下的增强作用较弱,而且成本高,而且这些材料均存在严重的辐照脆化稳态。因此,需要发展综合性能更为优越的钼合金材料。
在钼中添加高熔点的碳化物或稀土氧化物等增强相颗粒,能够起到弥散强化和细化钼晶粒的作用,可以提高钨的高温强度和再结晶温度,但是往往又导致韧性的降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二相颗粒的尺寸较大且在晶界处偏聚,导致颗粒与基体界面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材料的韧性。Liu等在题为“Nanostructured high-strength molybdenum alloyswith unprecedented tensile ductility”,《Nature Materials》12(2013)344-350的论文中,报道通过液相化学合成制备了室温高强韧的纳米结构钼合金,使纳米尺寸的La2O3颗粒大多均匀分布在细小的钼晶粒内部,能够提高强度又避免了粗大氧化物颗粒在晶界处偏聚导致的脆化,使钼合金的强度相比于纯钼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具有良好塑性,但该合金在高温下的强度不够高,在1200℃的抗拉强度为224MPa,低于传统的TZM合金(~400MPa)。Hu等在题为“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ZM alloys under differentlanthanum doping treatment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711(2017)64-70的论文中,报道了通过在TZM合金中添加氧化镧,制备了室温抗拉强度达1405MPa的钼合金,但其室温延伸率较低(7.5%),而且高温下抗拉强度大幅降低,在1000℃时抗拉强度降低至260MPa,1200℃的抗拉强度进一步降低至158MPa。又如专利CN200680045852.6公开了一种钼合金和使用该钼合金的X射线管选择阳极靶、X射线管及熔融坩埚,该钼合金中的碳化物整体中存在50%个数百分比以上的纵横尺寸比在2以上的碳化物,但碳化物的尺寸及钼晶粒尺寸没有涉及,而且没有涉及高温性能,无法为空间反应堆用钼合金的研发提供指导。
上述钼合金要么室温强度低或塑性低,要么高温下强度低,无法实现在室温及高温下都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高温稳定性能,制约了其在空间反应堆中的应用。因此,为了满足空间反应堆对关键结构材料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钼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韧细晶钼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韧细晶钼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ZrC0.2~1.5%、杂质≤0.3%、余量为Mo;所述合金的微观结构包括钼晶粒和均匀分布在合金中的纳米ZrC颗粒,其中钼晶粒的平均宽度为0.3~3.0μm、长宽比≥3,纳米ZrC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1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