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挖钻机用的筒钻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4369.6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9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才;沈杜欣;巫晓林;虎振峰;郑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易通特种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10;E21B1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宇琛 |
地址: | 315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用的筒钻,它包括筒钻本体,筒钻本体设有顶板和方形套;该筒钻还包括两个弧形扶正板;每个弧形扶正板下端固定有一块半圆端板,两半圆端板的两三角缺口闭合成供方形套穿过的矩形通孔;每块半圆端板下表面设有两个直插条和一个弧形插条;顶板每个半区设有两个y向插孔和一个x向插孔;每块半圆端板的弧形插条穿过并钩挂住顶板同侧半区的x向插孔,每块半圆端板的两个直插条分别插入顶板同侧半区的两个y向插孔内;两个弧形扶正板的四条侧边两两抵靠;两个弧形扶正板上部均设有连接梁,一侧连接梁设有上安装板而另一侧连接梁设有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和对应的下安装板螺接。该筒钻能有效提升下钻垂直度且装配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旋挖钻机用的筒钻。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由于工效高、无污染、适应地层广等优点,在桩基施工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施工过程中,旋挖钻机将扭矩和压力经钻杆传递给筒钻,而筒钻作为旋挖钻机的关键部件,直接决定了钻机能效的发挥。
传统的旋挖钻机的筒钻包括开口向下的筒钻本体,筒钻本体的底环面设有截齿或球齿,筒钻本体顶端设有顶板,顶板设有方形套,钻杆的底端设有方接头,方接头伸入方形套内且方接头和方形套经两个相互垂直的插销固定;为加强方形套和筒钻本体的连接,在方形套的四角焊接有四块三角肋板,即每块三角肋板竖边与方形套一角的棱边焊接,每块三角肋板底边与顶板焊接。
上述筒钻的工作过程为:旋挖钻机驱动钻杆,从而带动筒钻本体向下钻进,筒钻本体底环面的齿与硬土层或风化基岩层不断研磨破碎形成环状槽,且随着钻具下钻,环状槽不断加深,进而在筒钻本体内形成与硬土层或岩层主体分离的柱状土芯或岩芯;当柱状的土芯或岩芯的长度发展到一定值如0.8m后,会被筒钻本体筒内壁的斜面拗断,再将钻杆提拔出钻孔,将筒钻内被拗断的土芯或岩芯甩出。
上述筒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实际钻进的硬土层或风化基岩层的地质条件复杂,筒钻环切面不同周向位置硬度往往不均匀,故对筒钻产生的阻力也不均匀,故使得下钻的垂直度差;或者,由于旋挖钻机本身存在的设计缺陷,一旦该钻机的输出功率或输出压力过大,就往往会导致钻杆钻进的垂直度差,难以竖直下钻,故为弥补上述设计缺陷,行业内普遍采取牺牲效率或增大钻机自重的两种做法,或主动降低下钻过程的输出压力和输出功率,放缓下钻速度,以确保竖直下钻,但这会降低工作效率,延误工期;或者采用更大更重的钻机,但这会增大成本和能耗,对场地的要求也很高。
行业内也有人提出下钻时采用高度显著加大的筒钻以加强扶正效果的设想,如普通筒钻为1米,采用2米高加长筒钻以确保竖直下钻。但上述设想在实际施工中却无法实施,其瓶颈在于,旋挖钻机桅杆顶端的高度是固定不变的,而钻杆顶端上升的上限位置与桅杆顶部是平齐的,即钻杆顶端的上限高度也是固定不变的,这样,钻杆下端的最大离地高度也是固定的,而安装在该钻杆的筒钻高度势必无法超过钻杆下端的最大离地高度,故普通筒钻能顺利安装,但加长筒钻的高度明显超过了钻杆的最大离地高度,自然无法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下钻垂直度且装配方便的旋挖钻机用的筒钻。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旋挖钻机用的筒钻,它包括筒钻本体,筒钻本体顶端设有顶板和用于与钻杆对接的方形套;该筒钻还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弧形扶正板;每个弧形扶正板下端固定有一块半圆端板,每块半圆端板圆心贯通有一个三角缺口,两半圆端板的两三角缺口闭合成供方形套穿过的矩形通孔;每块半圆端板下表面设有两个直插条和一个外翻的弧形插条,弧形插条位于该半圆端板的宽度中心线上靠外的位置,两直插条分居宽度中心线两侧;顶板分左右两个半区,顶板每个半区设有两个y向插孔和一个x向插孔;每块半圆端板的弧形插条穿过并钩挂住顶板同侧半区的x向插孔,每块半圆端板的两个直插条分别插入顶板同侧半区的两个y向插孔内;两个弧形扶正板的四条侧边两两抵靠;两个弧形扶正板上部均设有连接梁,一侧连接梁悬挑端设有上安装板而另一侧连接梁悬挑端设有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和对应的下安装板相互抵靠并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易通特种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易通特种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4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