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测接地箱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4503.2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紫光;郭康;方永毅;李东;贾梦晗;孙国翔;康海光;刘保安;张泽昕;李乾;胡建彬;邵博文;裴雪辰;潘亚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8;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呼春辉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测 接地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监测接地箱的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通信装置,还包括电压采集装置或者电流采集装置;方法包括电压检测、电流检测、保护器侧温度检测和接地电极板侧温度检测的步骤等;其通过电压采集装置、电流采集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检测并获知接线箱上的状态信息,通过监测接地箱间接地监测接地线和电缆终端,实现及时获知接电线和电缆终端的状态,以便进一步预防接地线被盗,以便进一步处理电缆终端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接地箱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高压电缆终端即接线柜,一般安装在变电站内。接地箱用于接地线接地,安装在电缆隧道内。
高压电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无人看守,高压电缆和高压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导体经常被破损、盗割,运行管理人员也无法及时得知高压电缆和高压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体被盗割的信息;同时高压电缆终端由于各种恶劣因素造成短路、接地、放电等故障发生;这些都会造成电力运行安全事故。
授权公告号为CN 101196550 B,名称为电力电缆监测装置和应用其监测电力电缆状态的方法。其通过发送器和接收器,主动扫描的方式监测电缆状态,耗能较高,消耗较多的物资材料生产发送器和接收器等,生产、施工、管理的成本较高。
授权公告号为CN 102918571 B,名称为发电系统中的盗窃检测和防止,其通过阻抗探测器主动耗能探测的方式监测电力线,耗能较高,消耗较多的物资材料生产阻抗探测器等,生产、施工、管理的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
如何解决监测接地箱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监测接地箱的装置及方法,解决监测接地箱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监测接地箱的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得保护器上接地电压的电压采集装置或者用于获得接地电极板上接地电流的电流采集装置,所述电压采集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流采集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电连接并通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得接地箱上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或者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电压采集装置获得保护器上的接地电压的信息并发往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电压采集装置发来的接地电压信息,当接地电压<电压阈值时,控制器生成电压报警信息并发往通信装置;电流检测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电流采集装置获得接地电极板上的接地电流的信息并发往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电流采集装置发来的接地电流信息,接地电流信息包括前一时刻接地电流和当前时刻接地电流,前一时刻接地电流与当前时刻接地电流的差为下降电流,当下降电流>前一时刻接地电流/3时,控制器生成电流报警信息并发往通信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电压检测模块中,所述电压阈值为0.5V。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温度传感器获得接地箱上的温度的信息并发往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发来的温度信息,温度信息包括前一时刻温度和当前时刻温度,当前时刻温度与前一时刻温度的差为上升温度,当上升温度≥温度阈值时,控制器生成温度报警信息并发往通信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温度检测模块中,所述温度阈值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4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