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阶滤波环节的多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的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5554.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淑英;房佳禹;谢震;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L7/093 | 分类号: | H03L7/093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滤波 环节 同步 旋转 坐标系 锁相环 构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阶滤波环节的多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的构造方法,属于信号处理领域。该构造方法根据三相系统中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任一组三相信号,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器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一组两相信号,然后利用由两个二阶滤波器组、两个一阶低通滤波器组、坐标变换器组成的滤波模块滤除两相信号中的二次谐波信号,并产生相应输出信号作为锁相模块的输入,再利用锁相模块处理滤波模块的输出,完成锁相环的构造。本发明提出的锁相环结构相比于传统方案,在完全滤除二次谐波的同时,具有快速,良好阻尼的动态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二阶滤波环节的多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的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锁相环技术具有获取待锁相信号频率、幅值和相角的功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机拖动等装备中。
现有的学术论文所介绍的锁相环主要包含谐波滤波模块和锁相模块。谐波滤波模块的目的是滤除尽待锁相信号中可能存在的谐波,并将基波输入到锁相模块中。锁相部分的目的是提取基波的频率、幅值和相角信息,并将他们反送至滤波环节以达到频率自适应的效果。
文献1:S.Golestan,M.Monfared,and F.D.Freijedo,“Design-oriented studyof advanced 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phase-locked loops,”IEEE Trans.PowerElectron.,vol.28,no.2,pp.765-778,2013.(先进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的设计方法)。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一阶滤波环节的多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该方案中含有多个滤波支路,可以彻底滤除待锁相信号中的特定次谐波。该方案指出,技术人员应根据待锁相信号的谐波特征灵活设计滤波支路,以在稳态时获得相当高的锁相准度。但是,该方案若包含二次谐波滤波支路,将在待锁相信号发生电压跌落或相位跳动等暂态过程中,发生严重的振荡。即该方案无法同时具有二次谐波滤波能力和快速、良好阻尼的动态响应性能。
文献2:C.Zhang,X.Zhao,X.Wang,X.Chai,Z.Zhang,and X.Guo,“A GridSynchronization PLL Method Based on Mixed Second-and Third-Order GeneralizedIntegrator for DC Offset Elimination andFrequencyAdaptability,”IEEEJ.Emerg.Sel.Top.PowerElectron.,vol.6,no.3,pp.1517-1526,2018.(基于混合三阶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锁相环设计方法)。文献2中提出了基于多广义二阶积分器的锁相环。该方案同样可以滤除待锁相信号中的特定次谐波。该方案与文献1中所提方案具有同样的缺陷。
综上所述,现有的常规锁相环技术具有相同的缺点:无法在滤除二次谐波的同时,保持快速且良好阻尼的动态响应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如何在滤除二次谐波的同时保持快速且良好阻尼的动态响应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阶滤波环节的多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的构造方法,所述基于二阶滤波环节的多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适用于三相系统;对于三相系统中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任一组三相信号,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器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一组两相信号,然后利用由两个二阶滤波器组、两个一阶低通滤波器组、多个坐标变换器组成的滤波模块滤除两相信号中的二次谐波信号,并产生滤波模块的输出作为锁相模块的输入,再利用锁相模块处理滤波模块的输出信号,完成锁相环的构造,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采样,获得三相系统中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任一组三相信号ua,ub,uc,然后利用坐标变换器进行坐标变换,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一组两相信号并分别记为超前相量信号uα和滞后相量信号u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5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