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6294.5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0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旭;张镇;王晓敏;袁助;赵国强;骆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H02J7/35;E03B1/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水 资源 利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膜预处理系统(2)、多级膜浓缩系统(3)、深度净化系统(4)、第一纳滤分盐系统(5)、第一电渗析提浓系统(6)、第一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7)、二氧化氯发生器(8)、冷冻结晶系统(10)、第二纳滤分盐系统(12)、第二电渗析提浓系统(9)、第二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11);
所述膜预处理系统(2)的出水口与所述多级膜浓缩系统(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多级膜浓缩系统(3)的浓水出口与所述深度净化系统(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深度净化系统(4)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纳滤分盐系统(5)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纳滤分盐系统(5)的氯化钠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电渗析提浓系统(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电渗析提浓系统(6)的氯化钠浓水出口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7)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7)出口为盐酸液和氢氧化钠碱液;所述第一电渗析提浓系统(7)的氯化钠浓水出口另一部分与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8)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出口为混合消毒剂;
所述第一纳滤分盐系统(5)的硫酸钠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二电渗析提浓系统(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电渗析提浓系统(9)的硫酸钠浓水出口与所述冷冻结晶系统(1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冻结晶系统(10)的硫酸钠出口与所述第二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1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11)出口为硫酸液和氢氧化钠碱液,所述冷冻结晶系统(10)的母液出口与所述第二纳滤分盐系统(1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纳滤分盐系统(12)的浓水出口与所述深度净化系统(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纳滤分盐系统(12)的淡水出口与所述多级膜浓缩系统(3)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为第一电渗析提浓系统(6)、第二电渗析提浓系统(9)、第一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7)、第二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11)以及二氧化氯发生器(8)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净化系统(4)用于处理高浓盐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当采用电化学催化氧化法、多维电解吸附法及其组合工艺路线时,由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为其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包括光伏电板、太阳能控制器和电化学储能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包括安装在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工厂或园区构筑物上的大跨越柔性支架光伏发电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膜预处理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软化澄清池(2-1)、多介质过滤器(2-2)、离子交换器(2-3)、超滤器(2-4);多级膜浓缩系统(3)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渗透(3-1)、除碳器(3-2)、保安过滤器(3-3)、高效反渗透膜(3-4)。
7.一种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该方法自中水回用装置来的高浓盐水依次经膜预处理系统(2)、多级膜浓缩系统(3)和深度净化系统(4),产水返回中水回用系统,浓水至第一纳滤分盐系统(5);第一纳滤分盐系统(5)的氯化钠浓水去第一电渗析提浓系统(6)进行浓缩,浓缩液去第一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7),部分氯化钠盐转化为盐酸液和氢氧化钠碱液,部分氯化钠盐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8)产生混合消毒剂,酸碱液和混合消毒剂可回用于全厂废水处理工艺或出售;第一纳滤分盐系统(5)的硫酸钠浓水去第二电渗析提浓系统(9)进行浓缩,后经冷冻结晶系统(10)得到芒硝,芒硝去第二双极膜电解酸碱系统(11),硫酸钠盐转化为硫酸液和氢氧化钠碱液,酸碱液可回用至全厂废水处理工艺或出售,冷冻母液经第二纳滤分盐系统(12)循环利用,产出的淡水和浓水分别送至前端多级膜浓缩系统(3)和深度净化系统(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2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