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6323.8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吕宏升;董学峰;张汉权;杨爱武;卢健敏;黄丹霞;杜振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B17/17 |
代理公司: | 泉州田南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8 | 代理人: | 陈飚 |
地址: | 36201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胫骨 平台 塌陷 骨折 复位 植骨内 固定 导向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环凿、顶棒、克氏针导向器、螺丝、克氏针,顶棒活动安装于环凿内部,且该环凿内表面与顶棒外表面相贴合,克氏针导向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顶棒上,本发明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适用于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通过本发明装置可以在关节镜监视下完成骨折复位,植骨及空心螺钉内固定,避免了关节切开后导致的关节粘连、关节活动角度下降、屈伸活动障碍等风险,无需大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关节镜监视下关节面可以完美复位,通过植骨和关节面下横穿空心螺钉固定避免了术后关节面再次塌陷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胫骨是小腿内侧的长骨,分一体两端,胫骨近侧端膨大,向两侧突出成为内侧踝与外侧髁,胫骨的近端的干骺端及关节面,骨科上称此解剖位置之为胫骨平台。
在骨科临床治疗中,胫骨平台压缩骨折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塌陷是常见的损伤和疾病,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常规大切口显露骨折端,目前相应的专用工具少,对于单纯的部分塌陷骨折还要切开一部分完好的皮质骨,创伤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一般是通过常规大切口显露骨折端,目前相应的专用工具少,对于单纯的部分塌陷骨折还要切开一部分完好的皮质骨,创伤很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环凿、顶棒、克氏针导向器、螺丝、克氏针,所述顶棒活动安装于环凿内部,且该环凿内表面与顶棒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克氏针导向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顶棒上,所述螺丝活动安装于顶棒上,所述克氏针穿设于克氏针导向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环凿结构为倒T字形状,所述顶棒结构为倒T字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克氏针导向器上设有若干孔洞,克氏针通过孔洞安装于克氏针导向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克氏针导向器与顶棒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克氏针导向器设于环凿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关节镜监视下将克氏针先通过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打入塌陷骨折处;
第二步:将顶棒内芯和环形骨凿抵住胫骨皮质,击打骨凿穿过胫骨内侧骨皮质;
第三步:击打顶棒内芯,将凿下来的骨块沿着骨凿一直顶到平台塌陷的骨折下方,将塌陷骨块顶起至正常解剖位置;
第四步:安装克氏针导向器,根据植骨块位置,平行胫骨平台打入克氏针;
第五步:拔出顶棒和骨折定位克氏针,通过骨凿植入骨颗粒,拔除骨凿,隧道口旋入挤压螺钉固定,最后平行胫骨平台旋入空心螺钉固定骨折块,拔出克氏针。
本发明胫骨平台塌陷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适用于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通过本发明装置可以在关节镜监视下完成骨折复位,植骨及空心螺钉内固定,避免了关节切开后导致的关节粘连、关节活动角度下降、屈伸活动障碍等风险,无需大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关节镜监视下关节面可以完美复位,通过植骨和关节面下横穿空心螺钉固定避免了术后关节面再次塌陷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淋浴房
- 下一篇:基于蠕虫的村镇生活污水源分离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