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散热的轮毂电机绕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6441.9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菲;李长林;孙建峰;邓凌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4 | 分类号: | H02K3/24;H02K9/19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王环宇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散热 轮毂 电机 绕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轮毂电机绕组,包括绕组本体,所述绕组本体沿自身弯折成多层,绕组内部开设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沿绕组本体长度方向贯穿绕组本体的两端,绕组本体的两端其中一端为冷却液入口,另一端为冷却液出口。本申请将冷却液通入绕组空心内部,将绕组通电产生的热量直接被冷却液传递,传导路径不经过其他材料,极大的提高了电机的功率与转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于散热的轮毂电机绕组。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汽车电机技术不断迭代发展,轮毂电机作为分布式驱动技术路线的典型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但轮毂内部空间狭小,轮毂电机存在散热条件差、部件发热大等问题。传统电机散热方式包括风冷、水冷或者油冷散热,其中,风冷的热传导路径是:绕组——绝缘材料——铁心——机壳——风;水冷的热传导路径是:绕组——绝缘材料——铁心——机壳——水;油冷的热传导路径是:绕组——绝缘材料——铁心——油;综上可以看出传统电机冷却方式的热传导路径较长,材料种类较多,电机散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易于散热的轮毂电机绕组,包括绕组本体,所述绕组本体沿自身弯折成多层,绕组本体内部开设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沿绕组本体长度方向贯穿绕组本体的两端,绕组本体的两端其中一端为冷却液入口,另一端为冷却液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绕组本体弯折成截面为矩形的结构,折弯处形成有内折弯角和外折弯角。
进一步的,所述内折弯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绕组本体宽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通道沿所述绕组本体内壁开设以使绕组本体为中空结构,便于冷却液最大面积的传导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绕组本体内部间隔设置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贯穿整个所述冷却液通道,多个所述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绕组本体内部的顶壁和底壁以使所述冷却液通道被分隔成多个冷却液通道单元,通过设置加强筋,防止在绕组绕制时在弯角处产生较大变形。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易于散热的轮毂电机绕组将冷却液通入绕组空心内部,将绕组通电产生的热量直接被冷却液传递,传导路径不经过其他材料,极大的提高了电机的功率与转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易于散热的轮毂电机绕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绕组本体,11、冷却液通道,111、冷却液通道单元,12、冷却液入口,13、冷却液出口,1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于散热的轮毂电机绕组,包括绕组本体10,绕组本体10沿自身弯折成多层,绕组本体10内部开设有冷却液通道11,冷却液通道11沿绕组本体长度方向贯穿绕组本体的两端,绕组本体10的两端其中一端为冷却液入口12,另一端为冷却液出口13。
具体而言,绕组本体10弯折成截面为矩形的结构,折弯处形成有内折弯角和外折弯角,优选的,内折弯角R的半径大于绕组本体宽度W的二分之一。
具体而言,冷却液通道11沿绕组本体10内壁开设以使绕组本体为中空结构,通过预成型方法将绕组内部形成空心结构,绕组本体内部间隔设置多个加强筋14,加强筋贯穿整个冷却液通道,多个加强筋1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绕组本体内部的顶壁和底壁以使冷却液通道被分隔成多个冷却液通道单元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热成像的生猪体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