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栅格总成注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6647.1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9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单勇;俞洋;严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蔚金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01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汽车 栅格 总成 注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栅格总成注塑装置,包括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系统包括卷积神经网络成型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栅格强度检测系统,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成型系统用于对汽车栅格注塑时进行类别分析、注塑排列、材料选择,所述安全防护系统用于对整个装置注塑时进行安全防护防止注塑熔液泄漏和火灾,所述栅格强度检测系统用于对完成后的汽车栅格进行强度测试并进行注塑调试,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成型系统包括特征提取器、栅格编辑模块、材料选择模块,所述栅格编辑模块包括排列输入单元,所述排列输入单元包括网格注塑装置,本发明,具有可强度调节和安全防护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栅格注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栅格总成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格栅常用于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散热和阻挡外界杂质进入汽车内部对汽车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一定的强度,而汽车格栅在制造时通常采用热熔注塑进行制造,常规的热熔装置通常采用多组热熔设备多方位进行注塑,在2006年深度学习理论被提出后,卷积神经网络的表征学习能力得到了关注,并随着数值计算设备的更新得到发展,将汽车栅格的数据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数据分析调整多组热熔设备进行注塑,但现有的注塑装置不能进行强度调节和安全防护,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可强度调节和安全防护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栅格总成注塑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栅格总成注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栅格总成注塑装置,包括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系统包括卷积神经网络成型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栅格强度检测系统;
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成型系统用于对汽车栅格注塑时进行类别分析、注塑排列、材料选择,所述安全防护系统用于对整个装置注塑时进行安全防护防止注塑熔液泄漏和火灾,所述栅格强度检测系统用于对完成后的汽车栅格进行强度测试并进行注塑调试。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成型系统包括特征提取器、栅格编辑模块、材料选择模块,所述栅格编辑模块包括排列输入单元,所述排列输入单元包括网格注塑装置,所述特征提取器包括分类器,所述分类器与排列输入单元电连接;
所述栅格编辑模块用于将不同的汽车栅格的数据输入到系统内部提供选择,所述特征提取器用于将工人选择的栅格图片进行特征提取,所述分类器用于将特征提取器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出所需要的栅格模型,再将识别的数据传递给排列输入单元,所述排列输入单元用于将分类器选择的栅格模型进行注塑准备,所述网格注塑装置用于通过排列输入单元进行调节整合排列出栅格的注塑位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材料选择模块包括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内部温度监测器和外部温度监测器;
所述材料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栅格类型后自动调整到该栅格所需要的注塑材料,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对内部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并在更换注塑材料时自动调节对应的温度,所述内部温度监测器用于对内部的加热注塑温度进行监测,所述外部温度监测器用于对装置外部的温度进行监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反应调配模块,所述外部温度监测器与反应调配模块电连接,所述反应调配模块包括注塑备用通道;
所述反应调配模块用于熔液发生泄漏或火灾时的快速反应,当外部温度监测器检测到危险温度时自动进行应急反应,所述注塑备用通道用于将管道内部的熔液快速进行疏导,防止注塑材料凝结在管道内部堵塞管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栅格强度检测系统包括强度检测模块、注塑调配模块,所述强度检测模块包括栅格检测单元,所述注塑调配模块包括浓度控制单元、排列调节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蔚金模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蔚金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电网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