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硅生产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6752.5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2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国;郭晓晖;兰天石;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39 | 分类号: | C01B33/039;C01B33/03;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志平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生产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颗粒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来自硅粉源的硅粉、氯化氢源的氯化氢、四氯化硅源的四氯化硅和氢气源一的氢气作为原料,进行氯氢化反应得到粗三氯氢硅源;
将粗三氯氢硅源纯化分离为二氯二氢硅A、三氯氢硅A、四氯化硅A;
将来自三氯氢硅源的三氯氢硅经歧化反应得到粗二氯二氢硅源;
将粗二氯二氢硅源经分离为二氯二氢硅B、三氯氢硅B、四氯化硅B;
将来自二氯二氢硅源中二氯二氢硅进行歧化反应得到粗硅烷源;
将粗硅烷源经纯化分离为硅烷气A、二氯二氢硅C和三氯氢硅C;
将来自硅烷气源的硅烷气和来自氢气源一或氢气源二的氢气混合,硅烷气发生非均相沉积生成产品颗粒硅源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颗粒硅源一经脱除硅微粉处理得到脱除细硅粉后的颗粒硅源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颗粒硅源二经脱氢处理除去溶融氢后得到脱氢后的颗粒硅源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气源二由非均相沉积过程中产生的气固混合物分离得到,氢气源一中部分氢气来自氢气源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四氯化硅源由四氯化硅A和四氯化硅B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三氯氢硅源由三氯氢硅A、三氯氢硅B和三氯氢硅C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氯二氢硅源由二氯二氢硅A、二氯二氢硅B和二氯二氢硅C构成。
8.一种颗粒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氯化装置,所述氢氯化装置与精馏装置一连接,所述精馏装置一分别与歧化装置一和歧化装置二连接,所述歧化装置一与精馏装置二连接,所述精馏装置二与所述歧化装置二连接,所述歧化装置二与精馏装置三连接,所述精馏装置三分别与所述歧化装置一、歧化装置二和流化床装置连接,所述流化床装置与脱粉装置连接,所述脱粉装置与脱氢装置连接。
9.一种颗粒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氯化装置,所述氢氯化装置与精馏装置一连接,所述精馏装置一分别与歧化装置一和精馏装置二连接,所述歧化装置一与精馏装置二连接,所述精馏装置二与所述歧化装置二连接,所述歧化装置二与精馏装置三连接,所述精馏装置三分别与所述歧化装置一、歧化装置二和流化床装置连接,所述流化床装置与脱粉装置连接,所述脱粉装置与脱氢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颗粒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装置与气固分离装置连接,所述气固分离装置和脱粉装置与细硅粉产品储罐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颗粒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装置一包括精馏塔一、精馏塔二和精馏塔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7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