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无缝换热管生产用的钢管油污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7389.9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9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顾计松;孙丽;冯丹军;杨海锋;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肖洋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无缝 热管 生产 钢管 油污 清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无缝换热管生产用的钢管油污清除装置,包括第一长方体、第一通孔、矩形通孔、第二长方体、圆通孔、圆环胶圈、出油通孔、限位板、储油容器、喷淋装置,所述第一长方体左右方向水平直线设置,第一长方体右端面设有同轴第一通孔,第一长方体上端面中部设有竖直设置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插有相适应的第二长方体,第二长方体与第一长方体垂直,第二长方体下端面设在第一通孔下方,第二长方体上端面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外径大于矩形通孔内径且限位板设在第一长方体上方。本发明通过若干个圆环胶圈将钢管上的油污挂掉后再通过喷淋装置清洗残留油污,能够在回收轧制油的同时确保钢管上的油污无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污清除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奥氏体无缝换热管生产用的钢管油污清除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管在轧制过程中为了轧制方便需要在管壁上涂抹轧制油,轧制的中间品需要去油后进入下一工序,当前的钢管去油方式是利用清洗液清洗和刮油两种方式,清洗液去油对清洗液的消耗极大且清洗后的废水处理成本较高,排放入大自然会产生极大的污染,而刮油去油不能完全将钢管上的油污清理干净且刮油刀更换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奥氏体无缝换热管生产用的钢管油污清除装置,能够其使回收轧制油,减少废水排放,降低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奥氏体无缝换热管生产用的钢管油污清除装置,包括第一长方体、第一通孔、矩形通孔、第二长方体、圆通孔、圆环胶圈、出油通孔、限位板、储油容器、喷淋装置,所述第一长方体左右方向水平直线设置,第一长方体右端面设有同轴第一通孔,第一长方体上端面中部设有竖直设置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插有相适应的第二长方体,第二长方体与第一长方体垂直,第二长方体下端面设在第一通孔下方,第二长方体上端面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外径大于矩形通孔内径且限位板设在第一长方体上方,第二长方体右端面上设有圆通孔,圆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圆通孔内径小于第一通孔内径,圆通孔内管设有若干个同轴的圆环胶圈,圆环胶圈内径小于圆通孔内径,每两个相邻的圆环胶圈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出油通孔,出油通孔设在圆通孔最下端,储油容器设在第一长方体下方合适位置,喷淋装置设在第一长方体左侧合适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长方体前端面设在第一通孔前侧,第二长方体后端面设在第一通孔后侧,限位板、第二长方体为一体式结构,限位板上端面设有拉环,限位板下端面与第一长方体上端面平行且限位板下端面与第二长方体竖直轴线垂直,限位板下端面压在第一长方体上端面时圆通孔设在第一通孔内且与第一通孔同轴,每个出油通孔下端口与第一导油管适应相连,第一导油管竖直设在第二长方体下端面且第一导油管下端口伸入储油容器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方体前端面、后端面均设有内螺纹通孔,第二长方体前端面、后端面均设有内螺纹盲孔,内螺纹通孔、内螺纹盲孔一一对应,手拧螺杆旋转穿过内螺纹通孔后拧在内螺纹盲孔内,手拧螺杆拧在内螺纹盲孔内后圆通孔设在第一通孔内且与第一通孔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方体端面设有相适应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置时避开储油容器,第一通孔右端口设有第一导油槽,第一导油槽在最右侧圆环胶圈的右侧,第一导油槽设在第一通孔内管最下端,第一导油槽右端口设有相适应的第二导油管,第二导油管竖直设置且下端口伸入储油容器内。
作为优选,若干个圆环胶圈内径从最右侧的圆环胶圈到最左侧的圆环胶圈逐渐缩小,圆环胶圈内管壁呈轴向截面呈圆弧状且圆弧向圆环胶圈圆心凸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左端口设有相适应的第一油污检测仪。
作为优选,所述喷淋装置包含喷头、支杆、水管、油污过滤器、水泵、水槽,喷头呈圆管状,喷头内管布满蜂窝状出水口,喷头外管壁设有相适应的进水口,喷头正下方设有水槽,喷头与水槽内槽底之间连有若干个支杆,喷头进水口设有一个水管,水管进水口设在水槽内槽底,水管中部设有相适应的油污过滤器、水泵,水泵靠近水管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氧化氢装置开车前钝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