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EXPERIENCE Platform的拱坝枢纽BIM快速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7847.9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洋;裴广超;魏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6/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experience platform 拱坝 枢纽 bim 快速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基于3DEXPERIENCE Platform的拱坝枢纽BIM快速建模方法涉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领域,本发明基于游控制点和下游控制点的坐标创建拱坝枢纽不同构筑物的UDF知识工程模板,并进行预装配,获得基准拱坝枢纽零件模板,利用基准拱坝枢纽零件模板,更改上游控制点和下游控制点的坐标,结合所需拱坝枢纽的特征参数对基准拱坝枢纽零件模板的相应特征参数进行调节,快速生成所需拱坝枢纽模型,解决了在项目建议书或规划前期方案决策比选阶段无法实现快速建模、快速展示和快速修复改用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基于3DEXPERIENCE Platform的拱坝枢纽BIM快速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3DEXPERIENCE Platform是一个协作环境平台,可为各领域提供软件解决方案;可满足不同角色工程师间的协作并解决行业问题与行业挑战。
拱坝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坝,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通常拱坝枢纽包含拦河坝体、坝身泄洪建筑物、坝后消能建筑物和发电建筑物。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是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是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进行数据共享、优化、协同与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土木等各领域,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节约成本、共建共享等优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国家住建部的大力倡导,BIM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之中,但从BIM技术应用的成熟度来说,国内绝大多数的工程项目只实现了BIM技术的简单建模、翻模等部分应用,即基于二维平面设计成果完成后,在其基础上变二维为三维模型,这种应用虽可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各部位的占位碰撞检测分析、管线综合等,但给工程项目带来的实际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科学技术生产力,BIM技术的优越性、及工程效益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
同样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领域,BIM技术的应用现状亦是如此。以拱坝枢纽建模为例,BIM技术应用的第一个方面为基于二维设计全套成果进行的翻模、效果展示,其BIM技术的效益及优势不仅没有体现出来,反而增加了设计者的工作负担;第二个方面随着工程建设阶段的开展,分部位和分精度先正向建模,再拼装成整体,这种BIM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项目实施阶段,在项目建议书或规划等前期方案决策比选阶段实用性较小,无法实现快速建模、快速展示和快速修改复用,并进行效果展示,以供现场及时决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3DEXPERIENCE Platform的拱坝枢纽BIM快速建模方法,解决在项目建议书或规划前期方案决策比选阶段无法实现快速建模、快速展示和快速修改复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基于3DEXPERIENCE Platform的拱坝枢纽BIM快速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枢纽区的地形高程点数据导入3DEXPERIENCE Platform,生成枢纽区地形PHM面或三角网格面,创建枢纽区工程地质三维模型;
S02、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创建基准拱坝枢纽的上游控制点和下游控制点;
S03、创建拱坝枢纽不同构筑物的UDF知识工程模板,所述UDF知识工程模板的输入参数与上游控制点和下游控制点的坐标关联;
S04、利用UDF知识工程模板,通过布尔运算进行基准拱坝枢纽预装配,获得基准拱坝枢纽零件模板;
S05、将拱坝枢纽不同构筑物的UDF知识工程模板中相同参数进行分类和分级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