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遗忘儿童应急救援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7936.3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平;于永博;项强强;张晓燕;邹长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Q5/00;B60Q1/52;E05F15/73;B60H1/00;G08B21/02;G08B25/08;G08B7/06;G08C17/02;H04W4/14;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遗忘 儿童 应急 救援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遗忘儿童应急救援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首先检测判断车内是否存在儿童;若存在,则继续检测车内实时环境数据;然后比较实时环境数据与预设阈值的大小,若实时环境数据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通过预设应急救援系统施行救援。如此,首先判断车内是否有被遗忘的儿童,当车内存在被遗忘儿童后,自动开始检测车内环境信息,当环境数据达到预设阈值时,自动进行应急救援,从而及时发现被遗忘儿童,并判断是否需要救援,在需要进行救援时自动进行应急救援,避免因为无法及时发现车内有被遗忘儿童,导致被遗忘儿童在密闭车内停留过长时间,造成安全事故,提高救援效率,保障儿童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遗忘儿童应急救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逐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然而,在汽车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都看到过小孩因被困车内而造成的悲剧。汽车内空间狭小,而且密封良好,在完全关闭车门窗后,外界的新鲜空气很难进入车内。被关在车内的孩子很快就会由于缺氧而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引发严重后果。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剧烈活动,这种反应还会加剧,严重时会出现昏迷甚至窒息死亡。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当气温达到35℃时,在阳光下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足以致命;即便是在较凉爽的地方,比如树阴下,车内温度也能在一小时内上升至47度,同样存在安全威胁。每年夏季都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诸如此类的事件依然频发,据新京报的数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8年的5年间,仅媒体报道的儿童被困车内事件就多达141起;在美国,近30年有940个儿童因被困车内导致死亡,平均每9天,就有1个小孩因此而身亡;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发生高温窒息事故中少年儿童平均年龄为4.5岁,最小的仅1岁,最大的12岁;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表明,儿童车内窒息,有近三成为孩子进入停泊车内玩耍,七成多为孩子被成年人遗留在车内。小孩被反锁受困,因年龄过小,不具备自救的能力和方法,往往容易造成悲剧的发生。
而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市面上的汽车以及相关设备都不具备在儿童被困车内时提供紧急救援服务的功能,所以急需一种能够检测车内情况,并在危险发生之前提供紧急救援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遗忘儿童应急救援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车内是否存在遗忘儿童以及不能进行及时救援,导致在车内环境急剧变化后,对儿童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遗忘儿童应急救援方法,包括:
检测判断车内是否存在儿童;
若存在,则继续检测车内实时环境数据;
比较所述实时环境数据与预设阈值大小,若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通过预设应急救援系统进行救援。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判断车内是否存在儿童包括:
获取车内实时图像数据;
判断所述实时图像数据的RGB三色值与预设图像数据的RGB三色值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确定车内不存在儿童;若不相同,则确定车内存在儿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车内实时环境数据包括:
检测车内实时温度数据和检测车内实时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预设应急救援系统进行救援包括:
通过预设声光警示模块发出声光警告、通过预设开窗模块打开车窗、通过预设排风模块进行排风和通过预设急救短信模块发送急救短信。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收远程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远程控制指令打开车窗或车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