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YOLACT的行道树靶标点云分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0749.0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童岳凯;李秋洁;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0 | 分类号: | G06T7/10;G01S7/48;G01S17/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yolact 行道树 靶标 分割 方法 | ||
1.一种基于YOLACT的行道树靶标点云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测行道树区域选择部分作为样本行道树,将二维雷达装载在移动车辆上扫描行道树,获取样本行道树的点云数据,包括三次回波的距离r1,r2,r3和回波强度I1,I2,I3;
S2、对于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对于一次回波数据基于二维雷达的起始位置建立三维坐标系;选择一次回波测量点的深度信息作为图像R通道,一次回波强度作为为图像G通道,激光束的有效回波次数作为B通道,构建三通道彩色图像;
S3、对获得三通道彩色图像进行裁剪,标注;
S4、采用YOLACT行道树靶标点云分割算法对标注后的图像进行训练,直到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完成训练,获得行道树靶标分割模型;
S5、按照S1-S3对待分割行道树进行采集和处理,采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待测行道树进行靶标分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YOLACT的行道树靶标点云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二维雷达的测量距离是0.1m-30m,测量精度±30mm,扫描范围-135°至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YOLACT的行道树靶标点云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S2-1、以二维雷达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O,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x轴方向为二维雷达随车辆的运动方向,y轴方向为二维雷达扫描深度方向,z轴方向为被扫描目标与地面垂直的高度方向;根据下述公式将点云数据中的一回波数据转化到三维坐标系中,第i个扫描线内第j个测量点的三维坐标为:
其中:i表示扫描线的序号,j表示测量点序号,v表示车速,r1(i,j)表示第i个扫描线中第j个测量点的一次回波距离;θ(j)表示扫描线内第j个测量点的扫描角度;Δt表示二维雷达的扫描周期;x(i,j)表示第i个扫描线中第j个测量点一次回波的x轴坐标,y(i,j)表示第i个扫描线中第j个测量点一次回波的y轴坐标,z(i,j)表示第i个扫描线中第j个测量点一次回波的z轴坐标;S2-2、采用下述公式进行归一化,将二维激光雷达获得的一次回波测量点的深度信息y、一次回波强度I1和二维激光雷达发出激光束的有效回波次数n的取值范围变换到统一范围:
其中:kmax表示当前点云数据的深度/强度/回波次数最大值、kmin表示当前点云数据深度/强度/回波次数的最小值、k当前点云深度/强度/回波次数实际数据,k*表示归一化后点云深度/强度/回波次数数据;
S2-3、将二维激光雷达一次回波测量点的深度信息y归一化后作为图像R通道,二维激光雷达的一次回波强度I1归一化后作为图像G通道,二维激光雷达发出激光束的有效回波次数n归一化后作为B通道,构建三通道彩色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YOLACT的行道树靶标点云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
S3-1、对三通道彩色图像,按照从左到右,以预设的裁剪宽度进行裁剪,获取若干张新图像;
S3-2、使用标注工具labelme对图像标注,沿着行道树轮廓取点组成一个多边形,标注完成后产生掩膜文件,记录了每个行道树靶标的多边形顶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YOLACT的行道树靶标点云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剪宽度大于一棵树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YOLACT的行道树靶标点云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剪宽度为两颗树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07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石方高效外运传输装置
- 下一篇: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