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线路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2679.2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4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崔鹏;郭茂丰;田德中;任小虎;解智钧;云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呼和浩特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4 | 分类号: | H01R9/24;H01R4/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01003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线路 连接 装置 | ||
1.一种多功能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100),包括壳体(101)、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侧面的四组插线口(102)、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并一端向外伸出的触发组件(103)、设置于所述触发组件(103)底部的轨道承载组件(104),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轨道承载组件(104)上方的四组挤压组件(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两组弧形通口(101a)、与所述触发组件(103)顶部配合的限高盘(101b),以及与分别与四组所述挤压组件(105)顶部连接的第一弹簧(101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103)包括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01)的触发柱(103a)、与所述触发柱(103a)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限高盘(101b)下方的固定盘(103b)、设置于所述固定盘(103b)下方并与所述触发柱(103a)活动连接的活动盘(103c)、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盘(103c)和所述固定盘(103b)连接的第二弹簧(103d)、设置于所述活动盘(103c)下方的并与所述触发柱(103a)铰接的第一挤压限位件(103e)和第二挤压限位件(103f)、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压限位件(103f)下方并与所述触发柱(103a)固定连接的双头触发件(103g)、与所述触发柱(103a)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绝缘板(103h),以及与所述第一绝缘板(103h)底部连接的导电连接块(103i);所述第一挤压限位件(103e)和第二挤压限位件(103f)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承载组件(104)包括承载板(104a)、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04a)中部的断连口(104b)、上下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04a)上的两组弧形导轨(104c)、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04a)中部的残缺导电柱(104d)、分别设置于所述残缺导电柱(104d)两端的两组导电短块(104e),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04a)两侧的四组承载件(104f);四组所述挤压组件(105)分别设置于四组所述承载件(104f)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105)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弯曲内槽(105a)、设置于所述弯曲内槽(105a)内的第一小弧形面(105b)、与所述第一小弧形边(105b)连通的第一水平停留面(105c)、设置于所述弯曲内槽(105a)一侧的上下弧形面(105d)、设置于所述弯曲内槽(105a)外侧的挡板(105e)、设置于所述挤压组件(105)顶部的弹簧延长槽(105f)、设置于所述挤压组件(105)底部的线路压板(105g),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压板(105g)底部的压齿(105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限位件(103e)包括与所述触发柱(103a)连接的套环连接架(103e-1)、分别与所述套环连接架(103e-1)两端连接的两组挤压板(103e-2),以及设置于一组所述挤压板(103e-2)上的拨动柱(103e-3);所述拨动柱(103e-3)设置于所述弧形通口(101a)内并始终保持一端伸出通口;所述挤压板(103e-2)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双弧面(103e-21)、设置于其一端的突出限位头(103e-22),以及与所述突出头(103e-22)连接的延长挤压面(103e-2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104f)包括抬高块(104f-1)、设置于所述抬高块(104f-1)顶部的半圆通口(104f-2)、设置于所述半圆通口(104f-2)上方的长弹片(104f-3)、设置于所述长弹片(104f-3)末端的第二绝缘板(104f-4)、设置于所述抬高块(104f-1)内侧的限位配合板(104f-5),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配合板(104f-5)末端的内弧形适配面(104f-6);所述内弧形适配面(104f-6)与所述双弧面(103e-21)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呼和浩特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呼和浩特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26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