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杀伤链特性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3306.7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万怡航;唐文倬;庄长辉;菜天琪;李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烜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合肥英特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9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体系 架构 模型 杀伤 特性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战术仿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杀伤链特性分析系统及方法。该方法根据作战需求分析和设计体系架构模型,在该模型中按照杀伤链环节对参与的各型武器系统进行分析,包括系统组成、接口关系和流程规则,对该模型的杀伤链流程进行动态运行验证,通过体系架构模型,完成复杂体系作战的杀伤链业务定义,通过体系架构模型指导仿真模型开发,将仿真数据进行保存,按照杀伤链环节对数据进行筛选,完成杀伤链特性分析工作。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杀伤链定义的战术仿真模型的可信度,使得杀伤链分析结果有了更高的参考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战术仿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杀伤链特性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体系作战的本质是双方杀伤链(F2T2EA,即发现、定位、跟踪、瞄准、交战、评估)运行过程的破击、削弱与保护。传统意义上对杀伤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战过程仿真推演以及三维视景演示方面,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传统的方法是将现有的武器系统进行组合,对杀伤链进行分析,涉及的体系作战较为简单,分析的工具注重于单独的武器系统的性能。在未来联合战争背景下,战场对抗形式、体系作战日趋复杂,新型武器系统可执行的任务、系统能力、接口关系越来越复杂,需要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杀伤链特性分析方法来应对未来的体系作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杀伤链特性分析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杀伤链特性分析系统,它包括体系架构设计平台、作战场景仿真平台以及杀伤链分析评估平台,
所述体系架构设计平台,用于针对任务场景建立体系架构模型,并且在该体系架构模型中按照杀伤链环节对任务场景进行分解,并且在分解完成的各任务场景中定义参战武器系统、参战武器系统的顶层功能、各个参战武器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同时还需要定义在不同杀伤链环节下各武器系统的活动流程以及作战信息传递关系;
所述作战场景仿真平台,根据体系架构模型中定义的信息,完成对应参战武器系统的兵力部署、作战编组、作战任务设定以及交战规则触发,进而完成建立具备时空关系的仿真推演模型,然后通过仿真推演模型进行仿真推演得到仿真结果数据;
所述杀伤链分析评估平台,根据体系架构模型中的定义对仿真推演模型得到的仿真结果数据进行筛选,并且根据杀伤链各个环节参战的武器系统类型,对仿真推演模型中各武器系统的工作时间进行环节划分并进行统计,实现杀伤链特性分析与评估。
作为优选,所述体系架构模型采用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oDAF标准,模型中的视图元素遵循体系架构描述语言UPDM标准。
作为优选,仿真推演模型建立后需要通过与体系架构模型协同仿真以验证杀伤链环节可执行性与正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杀伤链分析评估平台通过有无特定装备进行结果对比,相同类型武器系统不同指标参数进行结果对比。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杀伤链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使用上述的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对任务场景分析,按照杀伤链环节对武器装备进行任务流程拆解,构建体系架构模型,并为分析评估提供杀伤链环节定义数据;
S2、通过体系架构模型指导作战场景仿真模型开发,其兵力部署、作战编组、作战任务的设定满足体系架构模型要求,将作战场景仿真模型与体系架构模型进行联合仿真,通过作战场景仿真模型触发离散型事件驱动体系架构模型动态执行,待联合仿真结束,后,通过判断体系架构模型杀伤链六大环节中各型武器系统是否按要求执行活动来验证体系架构模型的杀伤链环节可达性;
S3、通过分析评估模型按照体系架构模型定义对仿真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并按照杀伤链环节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作为优选,所述S1中,体系架构建模包括能力分析、作战单位分析和武器系统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烜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烜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3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