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的纳米抗体及其编码序列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4817.0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丁豪杰;付益修;卓洵辉;丁建祖;楼涤;孔庆明;陆绍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6/40 | 分类号: | C07K16/40;C12N15/13;C12N15/70;C12N1/21;G01N33/569;C12R1/1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005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弓形虫 毒力 因子 rop18 纳米 抗体 及其 编码 序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的纳米抗体及其编码序列与应用,纳米抗体的VHH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所述纳米抗体包括两条VHH链。本发明针对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的纳米抗体由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抗原免疫骆驼后制备毒力因子ROP18特异的纳米抗体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亲和力高的毒力因子ROP18特异的纳米抗体,具有高度水溶性和构象稳定性,且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纳米抗体能与弓形虫抗原特异性结合,可用于制备弓形虫检测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纳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的纳米抗体及其编码序列与应用。
背景技术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寄生原虫,具有广泛的宿主群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可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于爱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及恶性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损伤或抑制者,弓形虫作为一种机会感染因子,可致患者死亡。弓形虫病不仅是医学上的一种重要疾病,而且是影响人类优生优育的一个重要生物因子。怀孕妇女感染弓形虫,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大约一半左右会发生母胎垂直感染,出现流产、死胎以及致使胎婴先天性缺陷或畸形(形态上的畸形,功能上的智力低下)等。
目前,弓形虫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分为病原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病原学诊断方法较为简单,结果可靠,但检出率低,耗时,容易漏诊。分子诊断技术具有敏感、特异、检测迅速等优点,但分子诊断技术设备要求高,容易形成气溶胶污染且难以去除,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不能严格分区,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免疫学诊断ELISA是当前诊断弓形虫感染应用最广的技术,具有简便易行、灵敏度高、易于标准化和自动化。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弓形虫病检测试剂只有IgG和IgM抗体检测。仅抗体水平测定不能全面反映弓形虫感染情况,极可能造成一部分现症患者的漏诊。因此,亟需开发弓形虫抗原检测方法,联合弓形虫IgG和IgM抗体检测结果,达到判断病程。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8(rhoptry protein 18,ROP18)作为弓形虫的毒力蛋白,是弓形虫在感染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与了弓形虫对宿主细胞的识别、粘附和入侵。ROP8作为一种丝苏氨酸激酶已经被证实是弓形虫的一个关键毒力因子。此外,研究表明ROP18作为弓形虫分泌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保护性和诊断价值。
骆驼科动物(羊驼,骆驼)和软骨鱼体内的一种天然缺失重链但仍然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抗体称单域抗体,单域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VHH(纳米抗体)具有独立的抗原识别能力,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理化性质稳定等。在抗原抗体结合方面能够结合一些隐蔽的抗原表位,特别适用于比较难得到抗体的靶点。纳米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开发等医学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发明正是利用该技术,利用筛选得到的弓形虫ROP18抗原特异的纳米抗体,用于检测弓形虫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的纳米抗体及其编码序列与应用,该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纳米抗体能与弓形虫抗原特异性结合,可用于制备弓形虫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的纳米抗体的VHH链,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4所示,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5所示。
具体的,所示的VHH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针对弓形虫毒力因子ROP18的纳米抗体,包括两条所述的VHH链。
本发明又提供了编码如所述VHH链,或者编码所述纳米抗体的基因。
优选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包含所述的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医学院,未经杭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4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