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6457.8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驰;刘名金;李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18 | 分类号: | D02J1/18;D04H1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 玻璃纤维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玻璃纱线开纤方法及其产品,开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液态二氧化碳均匀地喷射于玻璃纤维布上,经过恒温水浴槽,得到预开纤玻璃纤维布;步骤S2:预开纤玻璃纤维布进行水刺开纤处理后,得到开纤玻璃纤维布。本发明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将液态二氧化碳预开纤应用至水刺开纤方法之前,使得玻璃纤维布表面均匀平整,厚度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级无碱玻璃纤维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子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电子产品终端向更小更薄的趋势发展,故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PCB电路板也要做的更薄更好,而生产PCB电路板最原始的电子材料就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因而玻璃纤维布也要做的更加轻薄,外观更加平整。
现有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生产过程中,是通过水针板喷射出来的高压水流将原本呈圆柱形的玻璃纱线击打分散成为扁平式带状结构,从而降低玻璃纤维布的厚度,提升其表面平整度。但由于玻纤纱质地脆,喷射的水压过大会造成纱线破丝毛刺,玻璃纤维布表面也会存在明显的条状印迹,致使残次品数量增多,厚度也不能进一步下降。
为解决此现状,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可以保证平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厚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开纤方法,将液态二氧化碳预开纤应用至水刺开纤方法之前,使得玻璃纤维布表面均匀平整,厚度大大降低。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玻璃纱线开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液态二氧化碳均匀地喷射于玻璃纤维布上,经过恒温水浴槽,得到预开纤玻璃纤维布;
步骤S2:所述预开纤玻璃纤维布进行水刺开纤处理后,得到开纤玻璃纤维布。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将液态二氧化碳挥发的二氧化碳气体抽出,通过压缩设备,重新成为液态二氧化碳并储存起来,重新应用至步骤S1。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玻璃纱线开纤装置,采用上述开纤方法,包括液态二氧化碳喷射杆、恒温水槽和吸气管道。
优选地,还包括隔离室,液态二氧化碳喷射杆、恒温水槽、第一导布罗拉和第二导布罗拉位于隔离室中。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管道位于隔离室的顶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液态二氧化碳均匀地喷射于玻璃纤维布上,经过恒温水浴槽,得到预开纤玻璃纤维布;
步骤S2:所述预开纤玻璃纤维布进行水刺开纤处理后,得到开纤玻璃纤维布;
步骤S3:所述开纤玻璃纤维布进入表面处理槽区,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玻璃纤维布成品。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采用上述处理方法制得。
优选地,所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厚度为25~35um。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根据液态二氧化碳具备浸透性,能进入纱线缝隙之间,在常温常压下,液态二氧化碳迅速气化膨胀,利用这种膨胀作用力,能够将纱束进行松弛分散,达到了预开纤的效果,为后续水刺开纤做好准备。
(2)本发明气体膨胀时流动性大,使得纱束各个方向均受力,纱束最终分散的更加均匀致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6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