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向弹簧户外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7244.7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华;敖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5/16 | 分类号: | A63B5/16;A63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向 弹簧 户外 助力 装置 | ||
1.一种具有双向弹簧户外助力装置,其结构包括撑板机构(1)、固定框架(2)、弹力机构(3),所述撑板机构(1)右端与固定框架(2)右端相连接,并且弹力机构(3)下端安装在固定框架(2)内部,所述弹力机构(3)上端位于撑板机构(1)底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板机构(1)包括挤压机构(11)、铰接机构(12),所述挤压机构(11)右端与铰接机构(12)上端相焊接,所述铰接机构(12)下端与固定框架(2)右端相焊接;
所述挤压机构(11)包括防滑撑板(111)、滑槽(112)、滑动磁板(113)、压簧(114),所述防滑撑板(111)底面嵌有滑槽(112),并且滑槽(112)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磁板(113),所述滑动磁板(113)下端与压簧(114)相固定,并且压簧(114)安装在滑槽(112)内侧底部,所述防滑撑板(111)右端与铰接机构(12)上端相焊接;
所述防滑撑板(111)包括板体(11a)、防滑条(11b)、挤压滑动轴(11c)、连动滑轴(11d),所述板体(11a)上端面嵌有防滑条(11b),并且防滑条(11b)中端底部设有挤压滑动轴(11c),所述挤压滑动轴(11c)滑动安装在板体(11a)内部,所述连动滑轴(11d)设在防滑条(11b)外侧端底部,并且连动滑轴(11d)滑动安装在板体(11a)内部,所述板体(11a)右端与铰接机构(12)上端相焊接;
所述铰接机构(12)包括焊接板(121)、弹簧杆(122)、固定管套(123),所述焊接板(121)焊接于板体(11a)右端,所述弹簧杆(122)上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焊接板(121)内部,并且弹簧杆(122)下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固定管套(123)内部;
所述弹力机构(3)包括双向弹簧(31)、磁块(32)、回弹机构(33),所述双向弹簧(31)上端焊接有磁块(32),并且双向弹簧(31)下端设有回弹机构(33),所述回弹机构(33)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2)内部;
所述回弹机构(33)包括滑块(331)、导向滑杆(332)、弹片(333),所述滑块(331)焊接于双向弹簧(31)底部,并且导向滑杆(332)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滑块(331)内部,所述弹片(333)右端与滑块(331)左端相焊接,并且弹片(333)左端与固定框架(2)内部相焊接,所述弹片(333)位于导向滑杆(332)外侧;
通过运动员脚底对挤压机构11施加压力,从而使得挤压机构11进行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对弹簧杆122进行拉伸,弹簧杆122在焊接板121和固定管套123内部进行双向拉伸,拉伸的过程中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挤压机构11转动范围幅度过大,接着防滑撑板111底部滑槽112内部的滑动磁板113与弹力机构3顶部发生接触,这时弹力机构3顶部能够在与滑动磁板113磁性的过程中对压簧114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弹力机构3顶部对防滑撑板111施加反向弹力的过程中,弹力机构3顶部与防滑撑板111底部进行移动支撑,避免弹力机构3整体处于固定的状态,从而防止防滑撑板111对弹力机构3施加过度的挤压力,同时运动员的脚底与板体11a 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对防滑条11b往下进行挤压,通过挤压滑动轴11c往下滑动,带动了防滑条11b中部往下移动,这时通过连动滑轴11d横向滑动,从而使得防滑条11b在板体11a上端面呈弧形结构;
挤压机构11往下转动的过程中,磁块32与滑动磁板113发生磁性吸附,使得双向弹簧31的上端在挤压机构11底部进行一定范围的滑动,避免挤压机构11对双向弹簧31发生过度的加压,挤压的同时双向弹簧31下端通过滑块331在导向滑杆332上进行横向移动,为双向弹簧31施加弹力时产生一定范围的移动,从而避免双向弹簧31受到过度挤压,导致双向弹簧31自身弹性形变过度,防止双向弹簧31发生脱落,确保双向弹簧31在长时间的助力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弹性效果,助力完成后,双向弹簧31失去挤压,这时通过弹片333能够使得滑块331在导向滑杆332快速自动复位,使得双向弹簧31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72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绝缘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二醇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