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8811.0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7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捷;王建中;范福洋;毛宇杰;王瑞;王千雅;薄鸿鹏;常澔男;王涛;柴亚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凝固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8 | 分类号: | C08G18/68;C08G18/48;C08G18/63;C08G18/10;C09J175/1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308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矿用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A组份与B组份组成,A组份:聚醚二元醇,聚醚三元醇,聚合物多元醇POP,不饱和聚酯,新型无氯阻燃剂,有机金属类催化剂,还原剂;B组份:聚氨酯预聚体,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增塑剂,新型无氯阻燃剂,氧化剂。制备方法,第一步,将A组份依次加入带有搅拌的反应釜中,常温常压,转速40~60r/min,搅拌状态下真空脱泡30min,得到A组份;第二步,将B组份依次加入带有搅拌的反应釜中,常温常压,转速40~60r/min,搅拌状态下真空脱泡30min,得到B组份;第三步,在23±2℃下,将A组份和B组份按照体积比1:1在搅拌器800~1000r/min的条件下混合,浇注到模具中,固化得到矿用加固材料。本发明应用于破碎煤岩体加固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破碎煤岩体加固、采掘工作面超前加固、片帮、冒顶处理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矿用加固材料是由双组份物质在低温条件下以1:1的体积比混合反应生成,专用于加固煤矿或坑道破碎岩层。材料被注射进地层后,能迅速渗透细微裂缝后凝固,利用其本身和岩石优良的连接、粘固特性,使破碎的岩石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加岩层的整体性和支撑力,并且能迅速解决各种具有安全隐患的地层问题,预防顶板破碎和冒顶,瓦斯突出和漏水等事故,保障生产安全。使用方便,可有效简化施工流程,节约施工时间并降低施工成本。
然而过去的聚氨酯双组份注浆加固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1)普通的注浆加固材料的反应温度较高,超过140℃,如果注浆量控制不好的话,反应聚热较高,容易引起自燃,引起巨大安全隐患,如果矿井下瓦斯含量较高,引起的危害将会更大。2)传统的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抗水性较差,遇水后容易发泡、反应效果不可控,潜在风险较高。3)传统材料含氯较高,影响开采出的煤质。4)传统聚氨酯材料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例如氢氰酸、一氧化碳等,影响井下施工环境以及矿工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基于原有聚氨酯注浆材料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应温度低,抗水性能优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低,阻燃性能优良,工艺操作简便的矿用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用加固材料,由A组份与B组份组成,各组份以质量含量计,
A组份:聚醚二元醇10~20份,聚醚三元醇10~12份,聚合物多元醇POP 10~12份,不饱和聚酯37~40份,新型无氯阻燃剂21.6~23.9份,有机金属类催化剂1.1~1.6份,还原剂0.3~0.5份;
B组份:聚氨酯预聚体40~50份,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20~25份,增塑剂22~25份,新型无氯阻燃剂7.5~9.2份,氧化剂0.5~0.8份;
其中,所述B组份中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先将官能度为2,分子量为1000的聚醚多元醇160份~270份或者分子量为2000的聚醚多元醇200份~335份加入反应器中,加热至120℃,在真空条件下脱水脱泡30min后,降温至40~50℃,然后加入230份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再将温度升至80℃±2,反应3h,真空脱泡30min,最终得到NCO残余量为10.0%~15%的聚氨酯预聚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凝固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凝固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8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