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丝驱动式变刚度阻尼减振镗杆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9662.X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周强;马晶;韩伟;张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29/02 | 分类号: | B23B2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驱动 刚度 阻尼 减振镗杆 | ||
1.钢丝驱动式变刚度阻尼减振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镗杆(6)、减振结构和刚度调节单元;
镗杆(6)设置有前端开口空腔,所述前端开口空腔中设置有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用于减缓切削引起的镗杆微动,减振结构与镗杆(6)内壁之间存在均匀径向间隙;在该前端开口空腔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刀头连接件(1);
刚度调节单元通过调整滑块(3)与镗杆(6)前端的距离来实现减振结构刚度大小调节;
减振结构包括线圈(2)、滑块(3)、滑块固定环(4)和悬臂梁(12),悬臂梁(12)沿镗杆中心轴方向设置于前端开口空腔中,悬臂梁(12)的固定端设置于刀头连接件(1)内壁中心点,滑块(3)为圆柱形,滑块(3)具有中心通孔(25),滑块(3)利用中心通孔(25)套设在悬臂梁(12)上,滑块(3)的外圆周设置有周向凹槽,所述周向凹槽内绕制线圈(2),滑块(3)的左右端面各设置一个滑块固定环(4);线圈(2)通电经由滑块(3)和镗杆(6)、二者之间径向间隙形成闭合磁场,在悬臂梁(12)因镗杆微动而振动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进而阻碍滑块(3)的振动,进行阻尼调节;
刚度调节单元包括钢丝(11)和钢丝移动单元;钢丝移动单元包括一号定滑轮(10)和钢丝换向单元;
镗杆(6)尾端内部设置有尾端空腔,该尾端空腔中设置钢丝换向单元,尾端空腔与前端开口空腔之间由线孔连通;
钢丝(11)的两端各利用一个螺栓(5)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固定环(4)上,且两个固定点周向角度相差180度;
滑块(3)沿轴向还设置一个偏心通孔(24);
刀头连接件(1)内壁设置有一号定滑轮(10),钢丝(11)的一端从靠近镗杆前端的固定点出发,经过一号定滑轮(10)进入滑块(3)的偏心通孔(24),再经过两个空腔之间的线孔进入尾端空腔,跨经钢丝换向单元后从线孔返回前端开口空腔,并连接至另一个固定点;
钢丝换向单元通过控制钢丝的移动方向来控制滑块(3)沿悬臂梁(12)前后移动,进而改变滑块(3)与镗杆前端的距离,实现减振结构刚度的调节;
钢丝换向单元包括两个定滑轮组、钢丝缠绕件(16)、电机垫块(9)和步进电机(18);
二号定滑轮(7)和三号定滑轮(8)构成一个定滑轮组,四号定滑轮(15)和五号定滑轮(17)构成另一个定滑轮组;
尾端空腔的后端开口处设置电机垫块(9),电机垫块(9)内壁设置有钢丝缠绕件(16),电机垫块(9)上的钢丝缠绕件(16)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定滑轮组,钢丝(11)从前端开口空腔经由线孔进入尾端空腔,依次绕过一个定滑轮组、钢丝缠绕件(16)和另一个定滑轮组再返回前端开口空腔;
通过控制步进电机(18)的正反转来改变钢丝(11)的移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丝驱动式变刚度阻尼减振镗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步进电机(18)的运行,控制单元包括电机驱动模块(19)和单片机(20),单片机(20)通过电机驱动模块(19)控制步进电机(18)正转或反转,通过拉动钢丝(11)进而带动减振结构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丝驱动式变刚度阻尼减振镗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控制单元和线圈(2)供电,供电单元包括调压单元(21)、变压器(22)和AC/DC转换模块(23),交流电经变压器(22)降压、调压单元(21)稳压后作为线圈(2)的工作电源;调压单元(21)输出的交流电经AC/DC转换模块(23)转换为直流电后作为单片机(20)的工作电源,通过调整线圈(2)两端电压的大小来调整阻尼力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丝驱动式变刚度阻尼减振镗杆,其特征在于,电机垫块(9)设置有出线孔,调压单元(21)与线圈(2)之间通过电线(14)连接,电线(14)的一端与线圈(2)连接,然后依次经前端开口空腔、两个空腔之间的线孔、尾端空腔和出线孔后与调压单元(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丝驱动式变刚度阻尼减振镗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圈(13),两个滑块固定环(4)内臂和悬臂梁(12)之间设置胶圈(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96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运输用箱体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柴油发动机气缸的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