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2062.4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3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雯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H02B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2 四川省自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节 散热 防尘 配电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旋转密封门,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壁固定有支撑板,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多个透气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底部开设有矩形腔,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与矩形腔内部连通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的内部设置散热风扇和滤板,所述散热风扇位于靠近矩形腔一侧。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触发块,在配电柜内部温度较高时,能够实现触发块的自动恢复原状,进而能够实现密封挡板与放置槽内壁的分离,从而可使得聚集于配电柜内顶部的热气能够自动排放,进而可实现配电柜内部的自动散热,使得电气设备使用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它们集中安装在企业的变电站,把电能分配给不同地点的下级配电设备。这一级设备紧靠降压变压器,故电气参数要求较高,输出电路容量也较大;
配电柜一般在低温环境下使用,配电柜内部电气设备在负荷运行时,会使得配电柜内部温度积聚升高,而传统的配电柜大多均采用散热孔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从而会对配电柜内部电气设备以及线路的造成损坏,进而会影响配电柜内部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为了防止灰尘等杂质的侵扰,需要在无尘环境下使用,使得配电柜安装环境要求较高,不便于普遍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旋转密封门,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壁固定有支撑板,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多个透气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底部开设有矩形腔,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与矩形腔内部连通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的内部设置散热风扇和滤板,所述散热风扇位于靠近矩形腔一侧,所述滤板位于靠近配电柜本体外壁一侧,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贯穿插设有多个通气管,多个所述通气管的底部均贯穿至矩形腔的内部,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开设有感应腔,所述感应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感应腔的内底部填充有蒸发液,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有竖直块,所述竖直块为U型块,所述竖直块的内壁固定有金属块,所述感应腔的内壁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接触块,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水冷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中,两个所述接触块通过导线与散热风扇的启闭电路连通,所述滑块和竖直块均为木质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块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蒸发液为一氟三氯甲烷。
在上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中,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插设有与感应腔内部连通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为U型管,所述滑块位于回流管两端管口之间,所述回流管的下端管口内部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为单向阀,所述阀体的导通状态为回流管内部至感应腔的内部。
在上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中,所述透气机构包括开设于配电柜本体上端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贯穿开设有竖直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密封相抵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竖直槽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中,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固定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周向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部与对应滑槽的内底部均通过连接弹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均固定于固定柱的周向侧壁。
在上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散热的防尘配电柜中,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固定有多个触发块,所述触发块采用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气槽,所述出气槽为L型槽,所述出气槽与触发块对应,所述密封挡板的底部与触发块的上端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雯,未经陈晓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2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