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提高铸件良品率的铸造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2221.0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岑进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岑进彪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D27/08;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铸件 良品率 铸造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铸件良品率的铸造模具,包括压板和底座,所述压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铸造压块,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铸造槽体,所述底座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密封筒,两个所述密封筒内均滑动安装有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优点在于:导热块会随隔热板的运动先与导热片接触,使得增温装置能对铸造槽体进行充分预热,避免液态材料与铸造槽体接触处快速冷却,导致铸件表面或内部出现气孔,通过设置延时继电器,当一定时间后,上筒向上运动并脱离铸造槽体,振动装置才会通入电流,以免上筒在震动时与圆槽之间产生间隙,上筒为弹性金属材料制成,能放大震动,促使液态材料中的气体向外排出,提高消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提高铸件良品率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零部件多通过铸造成型,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通过设计模具来加工出结构复杂的金属部件,受到的尺寸、形状的限制较小,但铸造过程中废品率也较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铸件组织不够致密,存在缩孔、气窝、气孔等缺陷,只存在于铸件表面的气孔通过肉眼观察或光学系统识别就能很容易的检测出,并通过打磨等手段进行改善,位于铸件内部的气孔则很难检测和修复。
铸件内部形成气孔的外界因素主要为模具预热温度太低,导致液体金属经过浇注系统时冷却太快,以及液态材料浇注过程中有空气混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提高铸件良品率的铸造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态材料在接触模具时,模具温度较低,并且在浇注过程中无法将液态材料中的气体排出,导致铸件内部容易形成气孔,铸造加工过程中废品率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能提高铸件良品率的铸造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提高铸件良品率的铸造模具,包括压板和底座,所述压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铸造压块,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铸造槽体,所述底座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密封筒,两个所述密封筒内均滑动安装有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两个固定轴的上端均贯穿相应密封筒的顶部并与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轴的外周均绕设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均与压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水平安装有中转仓,两个所述密封筒与中转仓之间均连通有弯管,所述底座内还设有消泡机构和预热机构。
进一步,两个所述弯管上均安装有第一阀门,两个所述密封筒与中转仓之间均连通有弹性管道,两个所述弹性管道与中转仓的连接处均安装有第二阀门,两个所述第一阀门与两个第二阀门均为单向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消泡机构包括与中转仓相连通的伸缩套筒,且伸缩套筒为竖直向上安装,所述伸缩套筒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密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筒的内筒体固定支撑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动触头。
进一步,所述消泡机构还包括对称分布在铸造槽体下方的两个支撑壳体,两个所述支撑壳体内放置有下筒,两个所述下筒的上方密封连接有上筒,且位置相对应的下筒与上筒共同构成一个中空的密封柱体,所述铸造槽体的底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槽,且两个上筒分别位于相应的圆槽内并与圆槽密封滑动连接。
进一步,两个所述下筒的底部上均嵌设有静触头,且两个静触头分别位于相应的动触头的正上方,两个所述下筒内均设有延时继电器,两个所述上筒内均安装有振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预热机构包括增温装置,且增温装置与隔热板之间对称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增温装置包括导热块,所述铸造槽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导热片,所述导热块的位置与导热片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导热块与导热片之间的距离小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距离,所述铸造槽体与底座之间对称设置有多个支撑骨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岑进彪,未经岑进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2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