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钢组合辊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2422.0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0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守栋;陈伟;谢晶;张青;尹成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B23P15/00;C21D9/38;C22C19/07;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3C24/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钢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速钢组合辊,它是由不设中心孔的高速钢辊体(1)以及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高速钢辊体(1)两端的辊套(2)组成;所述辊套(2)上设有中心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套(2)的端面上加工有圆环槽(2-2);所述圆环槽(2-2)内激光熔覆有耐磨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套(2)的材质为42CrMo钢;所述耐磨层(3)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碳2.00~2.60%;硅0.80~1.50%;锰0.60~1.60%;铬25.00~35.00%;钼1.00~2.00%;镍3.00~5.00%;钨10.00~15.00%;其余为钴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3)的厚度为1.8~2.5mm,硬度为55~59HR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套(2)的端面中心加工有司必克(2-3),直径为φ70mm,深度为1.8~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钢辊体(1)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碳1.00~1.50%;硅0.80~1.20%;锰0.30~1.00%;铬7.50~10.00%;钼1.00~2.00%;钒1.50~3.00%;钨0.50~1.50%;铌0.20~1.00;磷≤0.020%;硫≤0.01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6.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S1:制造高速钢辊体(1);包括按照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制造辊体坯、加工中心孔、淬火处理、半精磨以及去除中心孔;
S2:制造辊套(2);
S21:先制造42CrMo钢材质的辊套坯、加工中心孔(2-1)以及调质处理;
S22:然后在所述辊套(2)的端面上加工圆环槽(2-2);
S23:接着对所述辊套(2)进行整体预热;
S24:在所述圆环槽(2-2)内激光熔覆耐磨层(3);
S3:安装;
S31:先对步骤S1制造的高速钢辊体(1)两端部进行车削,形成台阶;
S32:然后将步骤S2制造的辊套(2)过盈配合安装在高速钢辊体1两端的台阶上;
S33:接着在辊套(2)的端面中心加工司必克(2-3);
S34:最后顶中心孔(2-1)精磨至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1中,所述淬火处理温度为1200~1220℃,回火温度为540~560℃;上述步骤S1制造的高速钢辊体的整体硬度≥64HRC。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21中,所述调质处理温度为840~880℃,回火温度为480~530℃;上述步骤S21调质处理后的辊套硬度为50~60HSD。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23中,所述整体预热温度为350~450℃;上述步骤S24中所述耐磨层(3)的厚度为1.8~2.5mm,硬度为55~59HRC。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钢组合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33中所述司必克(2-3)的直径为φ70mm,深度为1.8~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24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