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中长跑运动计时系统的误差修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3593.5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1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济仁;史荣帅;方红兵;金虎;朱然刚;吴东升;孙国庆;樊渊;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高志永 |
地址: | 230037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中长跑 运动 计时 系统 误差 修正 方法 | ||
1.一种中长跑运动计时系统的误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法的优化;计时结果预处理;对读取数据进行平均化处理;对于读取数据选择的调整;对碰撞误差的直接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长跑运动计时系统的误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结果预处理包括:对程序进行优化,加入预处理模块,减小误差;首先在中长跑测试程序常规运行参数配置界面中加入预处理部分;完成天线架设之后,在开始使用该系统之前,用秒表和该系统同时进行一次单圈测试,测试之后对数据进行比对,在预处理窗口中输入系统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再次测试时,该模块会将弥补该差值,达到误差修正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长跑运动计时系统的误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读取数据进行平均化处理包括:对半径为 25m 的识别范围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关规定,标准田径跑道有 6~8 道,每道宽度为 1.22~1.25 米;假设 8 条跑道,为保证每条跑道都能接收到无线信号,其覆盖半径应为 10m;假设半径 OE=10m,则得 DE=0.1M,OF=1.14M;当 OE=15m时,得 DE=0.1M,OF=1.72m;当 OE=20m 时,得 DE=0.1m,OF=1.99m;OE=30m,DE=0.1M,OF=2.44m;以 2m 范围为界确定 OE=25m ;在读卡器的读数范围内,假设测试仪在 10 秒内以100 米的平均速度移动,则在 0.1 秒内通过的距离为 1 米;对于读卡器的 0.1s 扫描周期,卡号的初始采集点可以在终点线前 1m 的任何位置;采取对于单个电子标签在阅读器读取范围内的所有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对误差进行消除,保证同时通过的两人在时间上尽可能保持一致;首先,设置一个缓冲数组,用于每个电子标签通过阅读器时的多个读取时间,为了记录读取的时间 ,在原先创建的RFID-Info里创建DateTimes[]属性,DateTimes[]作为一个可以存储多个时间类型的数组,当电子标签经过天线读取范围内时,可以将触发读取线程时的读取时间记录到数组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建立一个新的函数,用以对属性内的所有时间取平均值,首先将缓冲数组内的所有值转化为 INT 型,将所有值取平均后转化为 DATETIME 型,将其返回;经过平均化处理后将此成绩作为本圈的最终成绩,然后对数组进行清空,等待下一轮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长跑运动计时系统的误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读取数据选择的调整包括:通过实验的方式,找出最后一次读取时间与通过终点时间之间的差值,在最终成绩上加以修正;
利用缓冲数组,将每个 RFID 卡的缓冲数组内的最后一个值作为本圈的最终成绩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长跑运动计时系统的误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碰撞误差的直接修正包括:在跑过记时区域的过程中,发生碰撞的电子标签平均读取次数在4 次以下,未发生碰撞的电子标签读取次数在 10 次以上;继续利用上述缓冲数组,对每个电子标签数组内记录读取次数进行判断,若读取次数在四次以下,判断为发生碰撞标签;最后统计发生碰撞的标签个数,根据碰撞标签个数不同结合上述碰撞误差的估值进行误差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35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