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炬及其间隙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3596.9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3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海;孙新学;郑岩;刘永强;蔡禾;张旭涛;朱先立;李进春;殷红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H1/34 | 分类号: | H05H1/34;H05H1/38;H05H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王文雅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及其 间隙 调节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机械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炬及其间隙调节方法。该等离子体炬包括等离子体炬本体、第一绝缘套和调节组件;其中,等离子体炬本体包括喷头、钨针、内壳和外壳,钨针连接有第一端子,喷头和钨针的极性相反,钨针设置于内壳内,内壳设置于外壳内,钨针和内壳之间形成气腔,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冷却腔;第一绝缘套,与外壳连接,钨针远离喷头的端部设置于第一绝缘套内;调节组件,设置于第一绝缘套上,用于带动钨针沿等离子体炬本体的轴向平动,以改变钨针和喷头之间的距离。本申请提供的等离子体炬可以快速精确地调节钨针与喷头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等离子体束的喷射流速、喷流外形,以适应多场景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调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炬及其间隙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炬的钨针与喷头之间的间隙不可调节,导致等离子体炬产生的等离子体束的喷射流速、喷流外形等物理性能过于单一,不能适应多场景的使用要求。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等离子体炬及其间隙调节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炬及其间隙调节方法,能够精确调节钨针与喷头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等离子体束的喷射流速、喷流外形等物理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炬,包括:
等离子体炬本体,包括喷头、钨针、内壳和外壳,所述钨针连接有第一端子,所述喷头和所述钨针的极性相反,所述钨针设置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钨针和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气腔,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冷却腔;
第一绝缘套,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钨针远离所述喷头的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内;
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套上,用于带动所述钨针沿所述等离子体炬本体的轴向移动,以改变所述钨针和所述喷头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微分旋套;
微分轴,所述微分轴套设于所述微分旋套内,所述微分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
微分定套,套设于所述微分轴外,与所述第一绝缘套连接;
顶柱,与所述微分轴连接;
通过旋拧所述微分旋套,带动所述微分轴和所述顶柱沿所述等离子体炬本体的轴向移动,以利用所述顶柱带动所述钨针沿所述等离子体炬本体的轴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等离子体炬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钨针固定连接,所述顶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顶柱螺纹连接,以通过所述顶柱的旋转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钨针沿所述等离体子体炬本体的轴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p1小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p2,且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p2与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p1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p1;
如此,取所述微分旋套的刻度线总数为N,则间隙调节的精度为(p2-p1)/N,由于(p2-p1)小于p1,从而可以显著提高间隙调节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套,内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钨针插设于所述通道内;
第二绝缘套,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通道内;
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套内,所述顶柱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顶柱可通过与所述螺母的配合在所述通道内移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钨针沿所述等离子体炬本体的轴向实现平动;
所述钨针、所述连接套、所述第二绝缘套和所述螺母相对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未经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3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