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5143.X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0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鲍得俊;胡晓军;于振中;何雷;张鹏飞;于家伟;许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91 | 分类号: | A61B5/291;A61B5/256;A61B5/386;A61B5/26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树状 网络 结构 干湿 混合 电极 | ||
1.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电极和弹簧,所述套筒上设有竖向贯通的台阶孔,所述电极顶部设置在台阶孔的大孔径内部,所述弹簧固定在电极顶部与台阶孔的大孔径内部顶面之间;
所述电极包括球头、球头杆、空间树状网络结构和电极头,所述球头铰设在台阶孔的大孔径内部,所述球头远离套筒的一端通过球头杆连接空间树状网络结构,所述空间树状网络结构包括多级横向分流杆,所述球头杆与第一级横向分流杆连接,上一级横向分流杆的两端分别逐级连接下一级横向分流杆形成空间树状网络结构,最后一级横向分流杆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电极头,所述球头、球头杆、横向分流杆和电极头内部均设有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球头内部的通道与台阶孔连通;
上一级横向分流杆与下一级横向分流杆之间还设有竖向分流杆,所述竖向分流杆内设有与横向分流杆内部通道连通的通道;
所述横向分流杆的尺寸逐级按同一比例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保护罩,所述电极保护罩挂设在台阶孔内,所述电极保护罩顶部设有能够套设球头的球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外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设有弹性卡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还设有与台阶孔连通的穿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内部的通道内壁上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球头杆、横向分流杆和电极头上均镀设有导电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其特征在于:上一级横向分流杆与下一级横向分流杆的直径比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树状网络结构的干湿混合脑电电极,其特征在于:上一级横向分流杆与下一级横向分流杆的长度比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51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