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式浅滩蓝藻清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5667.9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兴菊;李文朝;柯凡;高登成;冯慕华;奚满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大理州洱海湖泊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B15/06;B63B35/32;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浅滩 蓝藻 清除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车载式浅滩蓝藻清除设备,涉及浅滩除藻技术领域,包括浅滩吸头、鳃式过滤组件和装载车体;所述浅滩吸头对河湖浅滩漂浮的蓝藻进行吸取,利用管道将吸取的蓝藻输送至鳃式过滤组件进行过滤,所述鳃式过滤组件安装在装载车体上,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发明通过将鳃式过滤组件安装在装载车体上,利用浅滩吸头对河湖浅滩的蓝藻进行吸取并输送至鳃式过滤组件,过滤脱水后的蓝藻直接在装载车体上进行收集,方便了对过滤之后的蓝藻进行运输,减少了对过滤后的藻浆进行搬运转移再运输时所浪费的人力和物力,使得对于蓝藻过滤处理的效率大大的提高,改善了浅滩环境,减少了蓝藻对浅滩造成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浅滩除藻技术领域,具体是车载式浅滩蓝藻清除设备。
背景技术
水生植物是一种生长在水中或者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湿生植物;其中,漂浮植物的过度生长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中含氧量降低,影响水中其他动植物的生长,而蓝藻是漂浮植物最显著的代表,因此,当蓝藻过度生长时,需要对其进行打捞处理;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打捞或者打捞船打捞的方式对其进行打捞和处理,打捞后的蓝藻通常情况下还需要利用过滤板或者振动筛过滤进行蓝藻与水分之间的分离,其中,专利号为CN200910031268.0公开了一种“鳃式过滤器”,利用倾斜的筛网将蓝藻与水分离开,但是,该过滤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该过滤器通常安装在打捞船的船体或者岸边,对打捞收集后的蓝藻进行过滤,但是不方便对过滤后的蓝藻进行转运和处理,还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蓝藻的转运处理;
2、需要利用船体自带的吸取设备对蓝藻进行吸取,不方便根据蓝藻的位置分布精准的对其进行吸取,使得对于蓝藻的处理效率较低;
3、一次过滤后的蓝藻中仍然还有大量的水分,使得对于蓝藻中的藻水的过滤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载式浅滩蓝藻清除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载式浅滩蓝藻清除设备,包括浅滩吸头、鳃式过滤组件和装载车体;
所述浅滩吸头对河湖浅滩漂浮的蓝藻进行吸取,利用管道将吸取的蓝藻输送至鳃式过滤组件进行过滤,所述鳃式过滤组件安装在装载车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可以对抽取并过滤后的蓝藻进行快速的转运,方便将过滤后的蓝藻运输至任何位置进行统一处理,与传统的船载式过滤器相比,减少了对过滤后的藻浆进行搬运和输送时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浅滩吸头包括漂浮船、进藻口、吸取孔、吸取水泵和浮体;
所述漂浮船漂浮在水面上,且内部中空,所述漂浮船前端开设有进藻口,所述蓝藻通过进藻口进入漂浮船内部,所述漂浮船上开设有吸取孔,通过吸取孔将吸取水泵放置在漂浮船内部,所述吸取水泵通过管道与鳃式过滤组件连接,所述漂浮船通过浮体提供浮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浮体提供浮力,使得漂浮在水面上的蓝藻被轻松的吸入漂浮船内部,并通过吸取水泵输送至鳃式过滤组件中进行过滤,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浮体的浮力大小,可以控制吸取蓝藻的深度,并且,可以很方便的对浅滩上的蓝藻进行吸取,提高了对浅滩上的蓝藻的吸取效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藻口内设置有格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河湖浅滩漂浮的大体积物品进行过滤,避免其进入漂浮船内部难以清理,也避免了其对吸取水泵造成堵塞。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漂浮船通过手扶支架控制行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扶式浅滩吸头可以根据蓝藻在河湖浅滩上的分布情况,更加精准的控制浅滩吸头的走向,使得可以提高对蓝藻的吸取效率,减少浅滩吸头很多无效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大理州洱海湖泊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大理州洱海湖泊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5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