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克斑的植物天然成分提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7951.X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敖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博之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D29/01;A61K8/9789;A61Q19/00;B01D5/00;B65G15/30;B01F35/32;B01F27/90;B01F27/808;B01F35/30;B01F35/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植物 天然 成分 提取 工艺 | ||
1.一种用于克斑的植物天然成分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白桦树皮经输送装置输送至白桦树皮提取装置内,乙醇溶液经第二进料口注入所述白桦树皮提取装置,第一搅拌机构对白桦树皮和乙醇溶液进行加热搅拌,白桦树皮提取物与乙醇溶液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传送带上的切碎机构以及控制所述切碎机构切割效率的第一动力机构;
步骤S2,经过第一预设时间,第一混合物经第一冷凝装置进行若干次冷凝,所述第一冷凝装置包括第一冷凝机构以及用于将冷凝后的液体回收的第一回收机构;
步骤S3,蛛丝毛蓝耳草根经第三进料口注入蛛丝毛蓝耳草根提取装置,经按压装置按压若干次后,经第四进料口向所述蛛丝毛蓝耳草根提取装置注入乙醇溶液,蛛丝毛蓝耳草根提取物与乙醇溶液形成第二混合物,其中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板以及控制按压板压力的第二动力机构;
步骤S4,经过第二预设时间,第二混合物经第二冷凝装置进行若干次冷凝,所述第二冷凝装置包括第二冷凝机构以及用于将冷凝后的液体回收的第二回收机构;
步骤S5,中控单元控制第二搅拌机构对注入混合装置内定量白桦树皮提取物与定量的蛛丝毛蓝耳草根提取物进行搅拌,经过第三预设时间,形成克斑产物;
在所述步骤S5,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克斑产物样本抗UVA性能,若当前克斑产物样本抗UVA性能大于预设值,中控单元对当前克斑产物样本进行高温稳定性检测,若当前克斑产物样本高温稳定性大于预设值,中控单元判定当前克斑产物符合预设标准,若当前克斑产物样本高温稳定性小于预设值,中控单元控制第一动力机构调节所述切碎机构的切割效率,以及控制第一回收机构的输送泵调节冷凝效率,若当前克斑产物样本抗UVA性能小于预设值,中控单元控制第二动力机构调节对蛛丝毛蓝耳草根的按压效率以及控制第二回收机构的输送泵调节冷凝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斑的植物天然成分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中控单元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抗UVA性能标准值R0,中控单元根据获取的当前克斑产物样本抗UVA性能参数r1与预设抗UVA性能标准值相比较,判定当前克斑产物抗UVA性能是否符合标准,其中,
当r1≤R0,中控单元判定当前克斑产物抗UVA性能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对步骤S3中所述按压装置的按压效率及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二冷凝装置的冷凝效率进行调节;
当r1>R0,中控单元判定当前克斑产物抗UVA性能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对当前克斑产物样本进行高温稳定性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克斑的植物天然成分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当前克斑产物样本进行高温稳定性检测时,中控单元对当前克斑产物样本进行加热,加热后对其抗UVA性能进行检测,中控单元获取当前克斑产物样本高温稳定性参数w,设定w=r1-r2,其中,r2为中控单元获取加热后当前克斑产物样本抗UVA性能参数,中控单元根据获取的当前克斑产物样本高温稳定性参数与预设高温稳定性参数相比较,对所述步骤S1中切碎机构的切割效率以及所述步骤S2中第一冷凝装置的冷凝效率进行调节,其中,
当w≤W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克斑产物符合预设标准;
当W1<w<W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克斑产物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将所述所述切碎机构的切割效率P提高至P1,设定P1=P×(1+(w-W1)×(W2-w)/(W1×W2));
当w≥W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克斑产物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将所述所述切碎机构的切割效率P提高至P2,设定P2=P×(1+(w-W2)2/W2),同时将第一冷凝装置的冷凝效率Y提高至Y1,设定Y1=Y×(1+(w-W2)/W2);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高温稳定性参数W,设定第一预设高温稳定性参数W1,第二预设高温稳定性参数W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博之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博之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79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式双密封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管式直接碳燃料电池多联产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