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8220.7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卫民;吴昊;邹鑫辉;陈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1/28;C08L91/00;C08K3/34;C08K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组成成份按质量份数计如下:85~95份基质沥青、0~0.5份受阻酚类抗氧剂、0~0.5份紫外线吸收剂、1~2份迭迭香提取物、1~2份橄榄叶提取物、1~2份水泥、1~2份乙基纤维素、0.5~1.5份稳定剂、食用油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成份按质量份数计如下:85-90份基质沥青、0~0.5份受阻酚类抗氧剂、0~0.5份紫外线吸收剂、1-2份迭迭香提取物、1~2份橄榄叶提取物、1~2份水泥、1~2份乙基纤维素、0.5~1.5份稳定剂、食用油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迭迭香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迷迭香酸、鼠尾草酸和熊果酸;所述的橄榄叶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裂环烯醚萜及其苷、黄酮及其苷、双黄酮及其苷、低分子单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UV-P、紫外线吸收剂UV-O、紫外线吸收剂UV-531、紫外线吸收剂UV-327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稳定剂为光稳定剂GW-540、光稳定剂744、稳定剂HPT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有效成分≥98%,细度不低于200目;所述食用油是植物油和动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意项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浓度为5%的水泥浆溶液,将迭迭香提取物和橄榄叶提取物缓慢加入水泥浆液中,充分搅拌,对此分散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水泥-提取物抗氧化剂微胶囊A;
S2、将乙基纤维素充分分散在二氯甲烷中,加入水泥-提取物抗氧化剂微胶囊A,充分搅拌,使之均匀分散在乙基纤维素乳液中,得到分散液B;将分散液B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缓释型抗氧化微胶囊C;
S3、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40~150℃,加入食用油,在搅拌容器中搅拌,得到改性沥青MA;
S4、将改性沥青MA温度保持在140~150℃,加入缓释型抗氧化微胶囊C和稳定剂,在搅拌容器中搅拌,得到改性沥青MB;
S5、将改性沥青MB温度保持在140~150℃,加入受阻酚类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在搅拌容器中搅拌,得到最终的改性沥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充分搅拌具体是:搅拌速率为800r/min,搅拌时间为1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缓释型抗氧化微胶囊C是:最外层为乙基纤维素,中间层为水泥浆,内层为迭迭香提取物和橄榄叶提取物的缓释型抗氧化微胶囊C。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搅拌,搅拌时间为120~180秒,搅拌速率为300~5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和步骤S5中的搅拌,搅拌时间为300~600秒,搅拌速率为300~5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82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厚壁管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成纤维细胞激活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