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模型的原始地形修正方法、系统及计算机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11415.7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3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李邦国;袁松;赵见;周栓科;肖春红;徐益飞;李杰;王维高;祝嘉浩;李文华;亢捷;严波;田文;肖怡;胡唯哲;李渴;陈永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17/05;G06T1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林菲菲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模型 原始 地形 修正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模型的原始地形修正方法、系统及计算机终端,该方法包括S1:获取道路路基模型,提取道路路基曲面,并根据道路路基曲面提取路基地形;S2:根据路基地形,采用扩大TIF边缘方法对曲面地形进行边缘修复,得到边缘修复后的路基地形;S3:将边缘修复后的路基地形与原始地形进行合并,覆盖并修复高程误差,得到初步修复后的地形;S4:进行道路交汇处地形是否需要精修的判断,若道路交汇处地形需要精修,则修改需要精修部分曲面,并返回执行S2;若道路交汇处地形不需要精修,则执行S5;S5:进行是否存在隧道的判断,若存在隧道,则计算隧道洞口确认位置,及进行隧道挖洞处理来修改地形,得到最终地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BIM模型的原始地形修正方法、系统及计算机终端。
背景技术
在交通工程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三维GIS场景是GIS技术应用的基础,将图纸中的模型通过一些软件实现实体三维化,与TIF格式的地形数据和影像数据一起,在三维GIS场景中加载出来,展示出“完工”后的交通工程成果。现有公开号为CN111914329A的中国专利,该专利通过遍历路基BIM模型的几何元素,采用多边形合并算法计算最小外接多边形,对这个多边形进行高程修改和重构地形三角网后,生成CityMaker软件支持的地形修改文件,导入到CityMaker软件实现BIM模型和地形的融合,反映工程的实际填挖方工作。
虽然上述专利能够满足一些实际使用需求,但是限制比较大,首先其只能处理路基模型反映挖填方操作,但是对于隧道这种需要挖空地形的模型,上述专利的方案就束手无策了只能不处理,依旧影响最后的展示效果。其次,该方案生成的地形边界可能出现模糊或者与整体地形贴合效果差的情况,并没有对此进行修复。再次,该方案最后只能导出CityMaker软件支持的cep格式的文件,该文件格式使用并不广泛,目前大多数平台并不支持这种格式的文件,极大的限制了平台的选择及影响了后期使用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BIM模型和地形的融合方法中存在的生成的地形边界可能出现模糊或者与整体地形贴合效果差的情况,并没有对此进行修复;且其只能处理路基模型反映挖填方操作,但是该方案无法处理对于隧道这种需要挖空地形的模型等缺陷。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基于BIM模型的原始地形修正方法、系统及计算机终端,实现一种能够对地形数据直接进行修改操作的方法,在确保正确高效的通过路基模型对地形进行修改展示出工程中的填挖方操作的同时,能够针对隧道模型,进行隧道洞口的挖洞操作,展现出隧道洞口,洞身内的结构与组成。最终的成果文件是常见的,具有通用性的,基本上所有的GIS平台都支持直接加载的格式,确保在多平台都可以使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基于BIM模型的原始地形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
S1:获取道路路基模型,根据获取的道路路基模型提取道路路基曲面,并根据所述道路路基曲面提取路基地形;同时将所述道路路基曲面转换导出TIF格式地形文件,作为原始TIF地形文件;具体地:根据获取的道路路基模型,匹配对应的线路与之绑定,同时自动筛选出道路路基模型中相应线路的模型Corridor数据,提取模型的CorridorSurface道路路基曲面,并将其再转换为TinSurface地形曲面,最后导出地形曲面;并以TIF栅格地形数据格式保存到数据库中,并通过唯一ID标识该地形曲面。
S2:根据所述路基地形,采用扩大TIF边缘方法对曲面地形进行边缘修复,得到边缘修复后的路基地形;同时,把所述边缘修复后的路基地形保存为边缘修复后的TIF地形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1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工程用维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表潮汐位移获取方法及应用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