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悬架托臂、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2124.X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祝洪滨;吴晓涛;许长贺;李欣东;刘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8 | 分类号: | B60G11/28;B60G11/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马簪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悬架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悬架托臂、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包括驱动桥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驱动桥安装部具有第一安装面用于安装驱动桥;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设于驱动桥安装部的相对两端,第一安装部具有与第一安装面朝向同一侧的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部具有与第一安装面朝向同一侧的第三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第三安装面均用来装配一个空气弹簧。第一连接梁连接于驱动桥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之间,第二连接梁连接于驱动桥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其中,驱动桥安装部具有多个掏空槽,实现了驱动桥安装部的轻量化,同时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均采用工字梁结构,如此实现了空气悬架托臂轻量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空气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悬架托臂、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相比以钢板弹簧为弹性元件的板簧悬架,具有重量轻、舒适性好、对货物震动冲击小、整车高度可调等优势,近年来在运输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托臂作为空气悬架的核心承载部件,也是重量最大、承载力最高、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的部件,一般集成了空气弹簧、减震器、推力杆、驱动桥、横向稳定杆等部件的连接功能,即通过一个空气悬架托臂就能够将上述所有的机构连接在一起。
因其众多的连接功能及高承载需求,同时其结构设计还要考虑装配空间等因素,故其设计难度高且一般设计的比较笨重,严重影响了空气悬架系统的轻量化程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空气悬架系统轻量化程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重量更轻的空气悬架托臂。
一种空气悬架托臂,包括:
驱动桥安装部,具有第一安装面及多个掏空槽;
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设于所述驱动桥安装部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朝向同一侧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朝向同一侧的第三安装面;以及
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连接于所述驱动桥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梁连接于所述驱动桥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均采用工字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悬架托臂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下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义所述驱动桥安装部指向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驱动桥安装部指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连接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连接梁的横截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所述第二连接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二连接梁的横截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义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相交的方向为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工字上梁指向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工字下梁的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工字上梁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工字下梁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工字上梁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工字下梁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工字上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工字上梁均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悬架托臂还包括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工字上梁和工字下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工字上梁和工字下梁之间,均设有所述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2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