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2409.3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6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巧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H05B3/02;H05B3/06;C25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汤镇宇 |
地址: | 727199 陕西省铜川市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透明 薄膜 加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包括透明膜,透明膜外壁的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每个缓冲槽内壁一侧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通槽,透明膜内壁的中间位置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均卡合设有电阻丝,透明膜外壁另一边侧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对接槽,透明膜外壁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粘胶层。本发明一种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因为在可加热的透明膜上端开设有多个缓冲槽,使其韧性提高,且在缓冲槽的内壁开设有通槽,使其使用起来更加柔软,并且将电阻丝通过单个的第一安装槽安装在透明膜的内部,透明膜在横向折叠时不会损伤其中的电阻丝,便于该薄膜加热器的携带运输,从而提高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加热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薄膜加热器主要是通过在一些薄膜的内壁或者外表面安装有电阻丝,在通过连接结构将电阻丝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使得电阻丝产生热量,通过薄膜传递至车辆挡风玻璃以及一些面板上进行加热,防止防护面板等装置因为温度过低而结冰损坏,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此种薄膜加热器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尤其是汽车行业中,对于汽车挡风玻璃上端的电阻丝加热逐渐由此种薄膜加热器取代;
现有技术中,在设计制造该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时,大多数设计者会注重设计装置的加热强度,使其在对面板进行加热解冻时可以更加高效,但是现有的包膜加热器因为其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一般无法进行折叠运输,运输时的防护措施较多,但是仍旧容易使其折叠损坏,因此该装置上需要一种便于薄膜进行折叠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包括透明膜,所述透明膜外壁的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每个所述缓冲槽内壁一侧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透明膜内壁的中间位置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均卡合设有电阻丝,所述透明膜外壁的两边侧均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均卡合设有绝缘套,且每个绝缘套的一侧分别与每个电阻丝的两端接触,所述透明膜内壁的一边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穿插设有第一连接线,且第一连接线的一侧分别与每个电阻丝一侧的外壁接触,所述透明膜外壁另一边侧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对接槽,且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对接槽的一侧穿插连接,所述透明膜外壁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粘胶层。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一侧均吸附有第一防护片,所述对接槽的内壁卡合设有对接卡扣。
优选的,所述对接卡扣的一侧穿插设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固定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外壁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粘胶层,所述控制芯片一端的中间位置穿插设有第三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第二粘胶层的一侧吸附有第二防护片,所述第三连接线的一端固定设有USB连接头,所述第三连接线的外壁套设有收纳盒。
优选的,所述收纳盒外壁两侧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收纳盒内壁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转动设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收卷轴,且收卷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轴外壁的一侧均穿插设有扭簧,且两个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收纳盒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三连接线的一端分别穿过其中一个连接槽的内壁以及收卷轴的外壁与另一个连接槽的内壁穿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膜外壁的一侧的等距离固定设有橡胶条,每个所述橡胶条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减重槽,所述透明膜的内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二减重槽。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壁一侧的边缘处均卡合设有导热条,每个所述卡槽内壁的上边缘处均卡合设有防护套。
优选的,一种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其薄膜加热器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未经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2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力资源用人员信息防泄漏系统
- 下一篇:搬运型材的智能机器人